江明的担心不无道理。
尽管,他帮助匈奴人消灭了‘减丁’匈奴人的宿敌柔然人。
而且给了匈奴人大量的粮食,御寒衣物,还有足够牲畜过冬的草料。
但老话说得好,猪是猪,羊是羊,猪肉长不到羊身上......
江明虽然拥有哮天金狼,但他毕竟不是匈奴人的骨血。
即使娶了南匈奴第二大部落的额里雅大妃,但依旧难以服众。
拥立江明成为可汗的那天,都是一些匈奴将领们在叫唤,但底层的各部落匈奴牧民们却毫无发表意见的权力,他们打心眼里是不服的!
而且,在江明的基本盘,督亢郡,顾郡,以燕北草原这一片地界上,形成了一条鄙视链。
江明的核心嫡系,即原属于姬伯常管辖的那些郡兵们,瞧不起鲜卑人。
讲话了,我们的大人,是你们的可汗,那我们这些普通当兵的,也比你们鲜卑人高级一些!
鲜卑人又看不起匈奴人,因为匈奴人是后归附的,要不是我们的江可汗,你们现在已经被柔然人给杀光了。
匈奴人一下子就成了第三等人。
当然,还有第四等人,那就是白狄人,即原来的中山国人。
不过好在人家中山国人有自己的地盘,有自己的家园,已经成了农耕文化了,不会再争夺草场,所以......跟其他民族的冲突并不尖锐。
而燕国人也不会跑到中山国去。
如此这般,匈奴的普通民众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最低贱的人......
他们这样的划分等级,戴着有色眼镜看人,是非常不利于江明内部的团结和政权的稳定的!
但是,你不能指望普通的老百姓,特别是没有受过王化教育的胡人们有素质,有大局观。
主要原因还是江明成功得太快了!
以至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‘教化’自己的民众们,来‘消化’已经得到的胜利果实。
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统治铁板一块,最起码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融合。
但是燕国人,自诩为礼仪之邦,大乾天子的嫡亲国,是根本看不上鲜卑人和匈奴人的。
不愿意和他们进行婚配。
哪怕对方长得很英俊,女人很漂亮,当然,玩玩可以。
而鲜卑人呢?
认为自己是轩辕氏的后代,跟大乾子民其实一个祖宗,也看不起匈奴人。
很多地方生活习惯就不一样。
比如说饮食。
鲜卑人的饮食虽然有些粗糙,但还没到茹毛饮血的地步。
而匈奴人贵族认为最好的美食,竟然是生的热狗血浇在面食上吃,这谁受得了?
所以,民族融合的难度很大,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,关键还是移风易俗。
但这些工作,江明统统都没做,直接带着一群兵,和自己的两个老婆,陈大妹、陈二妹,南征北战,打天下去了!
结果,有七八万匈奴的普通民众,都跟着南匈奴里一些不服江明当单于的小贵族们往北走,投奔北匈奴去了。
这里面,当然还有罗公子,以及他和燕后生的两个儿子。
可怜那燕后,算计了一辈子,最后挺着大肚子被罗公子给杀死在了江明给她安置的豪宅里......
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,燕后不够心狠,对罗公子尚有一定的信任和感情。
相信他只是为了看看儿子们,就把他人给带过去了,结果......罗公子直接用一根木棒,把燕后给活活勒死了......
北匈奴的亦邪耳单于,见有七八万的部众来归附自己,当然是高兴的不得了。
又听说,中山国的财神爷罗公子来了,更是将其奉为上宾。
罗公子是相当有头脑的人......
虽然之前,被燕后给骗的,连底裤都赔进去了,害得自己的姐姐,中山国的王后也被中山国君一气之下给赐死。
但他现在缓过神儿来了,不再像之前那么‘六神无主’。
他告诉亦邪耳单于,这两个孩子,都是燕王姬喜的亲生骨肉。
只是燕国被江明给篡了权,然后扶持上了一个酒囊饭袋的姬伯常来当国王。
希望大单于能够率领精兵南下,干掉燕国,扶持燕王姬喜的亲生骨肉登上王位。
而等这孩子成为新的燕王后,一定会拜大单于做父王,他愿意做儿王!
这罗公子的两个孩子也是非常懂事的,直接跪在了亦邪耳单于面前,库库的磕头,表示愿意拜亦邪耳为义父,认作干爹,希望干爹能够帮助他们复国......
不同于南匈奴碍辛单于,也不同于柔然的可汗!
这位北匈奴的亦邪耳单于,是一位最聪明的草原英雄,其雄才大略甚至远超慕容雪的父汗鲜卑可汗!
他心里当然清楚,这俩野崽子,是罗公子跟原来的燕国王后搞破鞋生出来的,跑到自己这里忽悠来了!
但是,这俩孩子确实可以作为自己捭阖天下,谋取燕国的杠杆,亦或者说工具。
别看亦邪耳单于常年在漠北生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