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长还在骂,村民也跟着骂。
这样的粮食在他们看来就是没长成,粮站都不收,影响产量就是影响大家分到家的粮食。
可除了骂一顿他们什么也做不了,一粒玉米也是粮食,憋着气继续收。
人群渐渐散去,苏梨上前了。
“村长,这玉米分给我家。”
“你放心不分给你家,你不用,啥?”
“我说分给我家,我要这些玉米。”
“你要?”
村长这次听清楚了,盯着每年分粮食恨不得一粒一粒挑的苏老太太。
“你要这个玉米?”
“对,我有用,先给我分一点,到时候从我家口粮里扣。”
村长脑袋靠后视线扫向苏梨后方,大白天的有影子,没鬼上身。
“行是行,不过你得给我写个条子,别到时候不认账。”
虽然苏老太太这两天事情办的都不错,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谁知道她打的什么注意。
“行”!
苏梨答应的痛快,直接喊来了老五。
老五程俊国干了半天的活儿,整个人都要累散架子了,听见苏梨的喊声无异于天籁,她妈肯定喊他回家。
太好了!
“妈,喊我干啥?”
“这两袋子苞米给妈抗家去!”
程俊国嘴唇都哆嗦了:“……”
苏梨没看程俊国,催着道:“你快点,妈有用!”
说完她就跟着村长去了村部,村长写了字据,苏梨按手印签字儿,事儿就这么办好了。
苏梨踩着愉悦的步伐回了家,半路碰见了吭哧瘪肚的程俊国。
“老儿子,你走的真快!”
“刚才村长都跟我夸你了!你是不知道,妈听的这个高兴,我就喜欢他们都夸我儿子,我儿子这么好,他们总算看见了。”
“我就知道你是有大出息的人,我看谁以后还敢说我家老五不好,妈第一个不干!”
想撂挑子不干的程俊国愣是咬着牙挤出来一个笑容,抗!往死了抗!
后面的苏梨偷笑,要面子的十七岁少年。
程家,程俊国卸下两袋子玉米。
“累坏了吧,你等着,妈给你冲糖水喝。”
苏梨转身进屋,拿来一块月饼,又端来一碗糖水。
程俊国是真累了,咕咚几口下去,身上多了点力气,几口又吃没了一块月饼。
“还有吗?”
“哎呀,没了,都让妈送走了。”
苏梨小声的说,程俊国眼里亮了一点,好奇的问:“妈,卖了多少?”
苏梨竖起一个巴掌。
“五块钱呢!”
“这么多!”
程俊国心里都跟着滚烫,一天五块钱,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!
天啊!他是不是能买手表,自行车了?
“可不吗,还能送个两三回,就差不多了。”
苏梨一盆冷水浇下来,程俊国不明白的问:“咋不卖了?月饼不行,卖别的呗,妈你不是有手艺吗。”
他还指望买自行车呢。
“傻儿子,你不怕被抓进去了?”
程俊国怕,可这钱也太多了,他不舍得。
苏梨难得没忽悠程俊国,掰开揉碎给他讲一讲。
“人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的碗,我的本事就能卖几次月饼,你说做别的糕点,不行。”
“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时间长了肯定有人见不得别人好,嫉妒这件事来的又快又狠,咱们平头百姓没人脉没背景的,要懂得及时抽身,你看着钱少赚了,可实际上你在这之前一分都不赚的。”
“做人做事都不能太贪,留点余地。”
苏梨娓娓道来,程俊国听的心里泛起波浪。
他妈是个挺厉害老太太的念头又浮了上来。
程俊国吃了个小灶后,又去下地了。
走到半路的他突然回过味来,他好像想回家歇着来的??
算了,都走一半了,下地!
程俊国完全没发现他对下地这件事抗拒少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此时在家的苏梨,正美滋滋的哼着歌儿,把袋子里的玉米棒子铺在阳光的地方晒干。
这样摊开来晒,两三天就能晒好,正好能赶上招标那天用。
接下来,就是研究一下糖浆。
苏梨准备用小玉米做爆米花,不是摇来摇去黑机器,碰一声那种,是加了糖浆,玉米散花香味贼重的爆米花。
俱乐部里有电影院,还有不少小情侣,这事儿估计有谱儿,当然最重要的是镇上没有这种爆米花。
接下来三天的时间,苏梨话依旧很少,因为她杀鸡儆猴了一次,最近几家都很消停。
老大按部就班上班上工,杨老爷子也愿意照看他几分。
老二一家四口中出了个叛变的李美兰,爷三个想偷懒都偷不成功。
当然,一家四口虽然没偷懒,但工分赚的也有限,不过苏梨不计较,比不去强。
老三一家一贯沉默,老四最近也很安静,苏梨觉得他肯定在憋什么事儿。
期间,苏梨又去送了三次月饼。
杨老太太能拉来的客户也就到头了,再大两人就有点搂不住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