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天之后,李小宝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,他购买了大量的食物和饮料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。然后,他带着轧钢厂宣传科的李萍和赵娇娇,一同前往京城火车站,与演出队会合。
在火车站,李小宝见到了其他数十名队员,大家都充满期待地等待着这次特别的旅程。他们登上了一辆绿色的火车,与那些即将奔赴前线支援的战士们一同出发。
经过两天的漫长旅程,火车终于抵达了大东北。众人下车后,又换乘汽车继续前行。一路上,道路崎岖不平,汽车颠簸不断,但大家的心情依然兴奋,因为他们即将到达目的地——鸭绿江。
当汽车行驶到鸭绿江边上时,李小宝站在河边,远远望去,对岸被炸弹炸毁的汽车正在熊熊燃烧,浓烟滚滚。他立刻意识到,这里的战况异常激烈。
李小宝和他所在的慰问演出队二十多人商议后决定,晚上跟随新兵营一同渡江。午夜时分,万籁俱寂,李小宝他们紧紧跟随着新兵营,徒步穿越那座千疮百孔的鸭绿江大铁桥。
终于,他们成功抵达了对岸。然而,这只是一个开始,他们还需要步行大约七八里地才能到达露营地。一路上,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着,尽量不发出声音,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。
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,他们终于到达了露营地。几个朝鲜的阿玛尼(大妈)正在烧水,为每一个新来的战士把水壶灌满。这些阿玛尼们热情地迎接了他们,让李小宝感受到了异国他乡的温暖。李小宝空间里面吃的喝的满满当当的,他装样子也灌了一壶水。
大家稍事休息,就瞧见远处开来了十几辆卡车。新兵营的战士们麻溜地上了车,慰问演出队的二十多人则嘻嘻哈哈地挤在一辆卡车上。伴着月色,卡车队一路欢快地行驶了几十公里,来到了一个大山谷里。这里便是志愿军的后勤基地啦,里面有个大型野战医院,还有后勤补给仓库呢。
到了地方,李小宝一伙人被分别安排进了几个帐篷。李小宝和李萍、赵娇娇也不再拘束了,这一路的颠簸,可把他们累坏了,铺好被褥,倒头就睡。
第二天,李小宝起了个大早,匆匆洗漱后,就去跟队长张快板碰头。李小宝一见面就说:“张队长,咱们今天就在医院门口整一场文化演出吧,我怕过几天要变天,刮风下雨的。”张快板点点头:“那行,这种事就得趁早,就今天中午吧!”
后勤基地里面有一两千人,其中住院治疗的战士都有一千人。当大家得知中午有节目慰问演出时,每个人都兴奋不已,精神焕发,仿佛忘却了所有的疲惫和压力。尤其是那几十个刚刚经历了截肢手术的战士们,原本因为伤口的疼痛而情绪低落,但此刻也被这即将到来的演出所带来的欢乐氛围所感染,感觉伤口似乎都没那么疼了。
中午时分,后勤基地里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除了负责执行警戒放哨任务的少数战士外,其他人都纷纷围坐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圆圈。圆圈的中央,是用几十个大木箱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舞台。
演出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。首先登场的是张快板,他手持快板,口若悬河,一段精彩的评书快板《武松打虎》让全场观众笑得前仰后合。这个节目不仅展示了张快板的精湛技艺,更为整个演出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氛围。
紧接着,是石油机械局工人们带来的大合唱《保卫黄河》。他们的歌声激昂有力,气势磅礴,仿佛将观众们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让人感受到了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勇气。
随后,李萍优雅地拉起了小提琴,赵婷婷则用她那清脆悦耳的嗓音唱起了《十五的月亮》。这首经典的歌曲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,显得格外动人,引得台下的战士们纷纷陶醉其中,如痴如醉。
李小宝的登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。他高歌一曲自己的成名作《我的祖国》,那声情并茂的演唱,让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受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。台下的战士们被他的歌声所打动,纷纷起立鼓掌,掌声经久不息。
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还有几个同样精彩的节目接连上演,每一个都让观众们大饱眼福,赞不绝口。
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,观众们还沉浸在精彩的节目中,久久不愿离去。而演出队的二十多位成员,也因为这场成功的演出而心情愉悦。下午,他们破例得到了加餐的待遇,每人都吃上了一碗平日里只有重伤员才能享用的大肉面。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,更是一种温暖的关怀和鼓励。
夜幕降临,演出队的成员们即将踏上前往前线阵地慰问演出的征程。他们将在黑夜的掩护下出发,而志愿军 C 军机枪班的李班长则会陪同并掩护他们前行。
两辆卡车缓缓驶出,载着李小宝和他的同伴们,驶入朝鲜腹地的前线。一路上,卡车走走停停,道路崎岖不平,让人倍感颠簸。经过漫长的旅程,终于在半夜时分,他们抵达了目的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