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场的气氛,不可避免的,是有些紧张的。
哪怕是这位老领导,再到来之后,和秦裕简单交流两句,都已经许久未曾再说话,只是在一旁沉默着等待着实验结果。
即便是忽略掉此刻氦3聚变反应堆对于大功率激光武器的作用,
单氦3聚变技术本身的价值,对于人类文明来说,都是重大的。
如果有了氦3聚变技术之后,在这次末日危机之后,
人类文明将由更多的能源,有更大的腾挪和容错空间,
末日危机之后,从地下避难城中,回到地面,重新恢复工业规模的速度,乃至更进一步发展的速度都要快一些。
这种情况下,在场的一众人们,很难不对氦3聚变反应堆的本次首次运行试验紧张关注。
现场的屏幕上,能够看到从月面传回的,氦3聚变反应堆的整体画面,
也能够看到,一些实时的相关数值监测。
这次的月面的氦3聚变反应堆,某种程度上,是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在秦裕带领下,直接越过了实验堆阶段,建造的氦3聚变示范堆。
如果实验运行成功,它将直接接入月面激光武器的主体,作为激光武器的能源来源。
并且,在之后,一直到2801小行星撞击地面的前后时间里,
都继续作为月面基地的能源来源。
基本就意味着,此刻这座氦3聚变反应堆,只要成功,就将继续作为一个长时间使用的聚变反应堆运行。
这对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的完成度,稳定度要求都是很高的。
但在此刻紧迫的时间下,秦裕和负熵研究院也没有什么一步步来的机会了,
不然也不至于,第一座氦3聚变反应堆就直接建造到月面去了。
只能够,像现在这样,一步到位。
预定的实验运行时间到了,
有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秦裕。
“开始实验运行吧。”
秦裕作为整个氦3聚变研究项目的负责人,下达了命令。
如同之前的氘氚聚变反应堆项目一样,
整个氦3聚变反应堆项目的控制系统,依旧是由强人工智能介入负责。
所以此刻,
由秦裕下达了开启实验指令之后,
实际上,也就不再需要研究员们做什么。
强人工智能自然会开始依照预定流程,运行氦3聚变反应堆,
一众研究员们,包括秦裕,更多的其实只能关注着运行试验进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变化,以及最终结果。
第一时间,
月面,原本一座裂变堆以及月面基地原本的能源来源,绝大多数都作为氦3聚变反应堆启动过程中的能源来源。
氦3聚变堆核心区域,线圈开始加热已经提前加入氦3聚变反应堆中的氦3燃料。
氦3发生聚变反应的条件,开始逐渐形成。
等离子体开始在氦3聚变反应堆的核心区域呈现。
对于等离子体的约束环境,也同步出现。
从月面传回的画面中,
能够看到,巨大的氦3聚变反应堆整体上,
看起来是很平静的,至少外部,看不到受氦3聚变反应堆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。
不过,从各种数据的明显变化上,
能够看到,就在氦3聚变反应堆的核心区域,
正有着恐怖的能量正在萌芽。
正有着剧烈的变化,正在产生。
只是被氦3聚变反应堆多层结构,紧密而稳定得约束在核心区域范围内。
终于,
在某一个时间点,在一个仪器都无法察觉到的瞬间,
发生在微观层面的,第一次氦3聚变反应发生。
然后,就是,更多的,更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呈现。
汹涌着的,恐怖的能量开始爆发,释放,
就如同一颗小太阳,被围堵在了这座氦3聚变反应堆内,
正在暴烈的,疯狂的左突右进,疯狂地挣扎。
人类文明目前文明阶段,几乎能够触及到的,最高级的能量。
正在以一种极致的方式绽放。
这一过程,
呈现在一众研究员们面前,虽然已经是一些数字的跳动,
但作为这个领域,走在最前沿的学者,研究者,
他们能够清晰理解这些数值变化的意识,看着都有些心不断往着嗓子眼提,目光难以从那些数据变化上挪开。
不过,
终究,哪怕那汹涌的能量疯狂爆发,
但还是被氦3反应堆整体,以精妙的方式化解,引导它流向发电端,
转化为人类文明需要的能源。
“发电机组已启动,能源开始输出。”
“氦3聚变反应堆已切断外部能源输入,能源开始自持循环。”
强人工智能接连反馈了两条播报信息。
这个时候,在场的一众研究员们才稍微回过来一些神,
才发现,自己的心脏缓过来之后,正在剧烈的跳动着。
到这一步,
氦3聚变反应堆的首次运行试验,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,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