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!
这两年香江的股市随着经济上行,逐渐开始火了起来。
从六七年暴动以后的最低六十点左右,已经涨到了如今七一年初的一百七十多点。
将近翻了三倍左右。
这个数字自然是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乃至部分普通民众的目光。
而梁大刚看中的,就是接下来三年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青睐的股市。
那将会有一波前所未有的暴涨。
从七一年的一百七十点暴涨到七三年的接近一千八百点。
两年时间,十倍多的涨幅。
房地产再挣钱,它也是有周期的。
可股市,却是现金交易。
这,才是梁大刚暴富计划中最重要阶段。
其实梁大刚也想过,从六六年送娄晓娥来香江开始,就可以啥也不干,专心布局股市。
这样从股市不到七十点,熬到五年后的一千八百点,中间什么也不用干,就可以获利二十五倍。
但思来想去他还是放弃了,首先,他当初带来的资金量不小,五六千万港币。
将这些钱砸进当初只有六十多点的股市,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到时候,娄晓娥一个没公司,没产业,没人脉的三无大陆女人,手里捧个金碗碗,指不定会遇到多大麻烦。
更何况他的这些钱,会给股市带来多大的变化,也并未可知。
毕竟那时候盘子太小,鬼知道大资金砸下去会带来什么。
所以,他改变了策略,还是先稳妥了一步,以房地产起家。
用这涨幅并不高的三年,先给娄晓娥打好根基。
这样,即便正式进入股市,也不会太突兀。
加之现如今的股市,已经有了一百七十多点,也比之前更经得住大资金的注入。
况且,梁大刚也并不局限在,只用自己的钱赚钱。
有了重资产地产公司,他就可以让娄晓娥以高倍杠杆进入股市。
当年带来的那几千万,经过这三年以来,除了囤积在公司箱底的土地,还完账后,目前还剩下接近一亿的现金流。
就这,还有一半项目房产并未售出。
等全部售出后,保守估计也有个一坤亿的净收入。
在梁大刚的安排下,娄晓娥先用那一亿现金,以公司担保,进行了最高五倍杠杆(这会儿还没有十倍杠杆),也就是五亿港币。
缓慢注入股市,专挑那些优质蓝筹股进行购买。
花了三个月,等这五亿资金全部进入股市后,重刚公司的开发项目也已经全部售罄,再次拿出一亿,杠杆入市。
剩下五千万,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同时,也可以开发一些小的项目,避免员工无所事事。
整整六个月时间,十亿现金全部流入股市。
这个金额不可谓不大,整个恒指都在这期间大幅高涨。
当然了,这并不单纯是重刚的功劳,还有不少一直盯着重刚的公司老总,也都跟投了不少,这才导致的结果。
重刚地产只花了三年多时间,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为了行业大佬,连带着重刚建筑也水涨船高。
这帮大佬本就对股市格外关注,如今又有了重刚投资的大资金注入,他们哪还坐得住,纷纷跟投。
梁大刚倒是没有想到,这一世自己的操作,竟然提前引发了股市暴涨。
遥想前世,自己‘股神’附体一般,买哪个哪个跌,卖那个哪个涨。
现役股票绿油油,退役股票红彤彤。
看的当时初入股市的梁大刚还以为自己就是‘天选之子’被资本做局了。
殊不知,这个市场,割的就是他们这些一知半解的韭菜。
现在好了,以他的资金量,现如今是买哪个哪个涨,卖那个哪个跌。
这种完全相反的感觉,让梁大刚充满了恍惚感。
我成资本了!?
事实上,这个想法也并没有错。
重刚为了投资股市,成立的重刚投资公司,此刻在行业内,确实是巨鳄一般的存在。
以两亿现金流,近乎重刚全部的流动资金,五倍杠杆入驻股市,这破釜沉舟一般的行为,完全不像是一个正因房地产而欣欣向荣的公司能做出的事情。
反倒是像一个赌徒。
不少地产公司,其实或多或少也都跟了一些,但相比于重刚,他们可以说投的就少之又少了。
他们看好市场前景,但相比于股市,他们更看好房地产的升值空间。
所以,大多数同行们,大佬们还是以看重刚的笑话为主。
毕竟在他们看来,重刚这是丢了西瓜,捡芝麻。
事实上,他们这个想法也没有错,房地产,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面一直都是华国的经济支柱,最赚钱的生意之一。
但是,架不住大红牛啊!
从七一年初,到七二年底,短短不到两年时间,香江的股市从一百七十多点,飙升到了两千二百多点。
比前世的一千七百点还要高出不少。
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。
其实在几个月前,股市达到上一世最高点的时候,梁大刚就已经想要出货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