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李广这边,他和赵食其的军队没有向导,在沙漠里迷路了,没赶上和单于作战。卫青撤兵回来,在沙漠南边才碰到他们。卫青派长史责问两人迷路的情况,还催着李广赶紧去幕府接受审讯。李广说:“校尉们都没罪,是我自己迷路了,我现在就去幕府认罪。”他对部下说:“我从年轻时就和匈奴打了七十多仗,这次跟着大将军好不容易能打单于,却被调去绕远路,还迷路了,这不是天意吗!我都六十多岁了,不想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气!”说完就拔刀自杀了。李广为人廉洁,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,和士兵同甘共苦,当了四十多年二千石的官,家里却没什么钱。他天生臂长如猿,擅长射箭,没把握就不轻易出手。带部队时,遇到缺水缺粮,士兵们没喝够水,他绝不喝水;士兵们没吃饱,他绝不吃饭,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卖命。他死的时候,全军都哭了,老百姓听说后,不管认不认识他,都伤心落泪。赵食其则被交给司法官吏审判,花钱赎罪成了平民。
霍去病这边也没闲着,他带的兵力、物资和卫青差不多,但没设副将,让李敢等人当大校,行使副将职责。霍去病从代郡、右北平出兵,深入两千多里,穿过大沙漠,直接对上匈奴左部军队,抓获了屯头王、韩王等三人,还有将军、相国、当户、都尉等83人。他一路打到狼居胥山,举行祭天封礼,又到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,一直打到翰海。这一趟下来,共斩获匈奴人。汉武帝给霍去病加封5800户食邑,还封了他部下路博德等四人列侯,给赵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,封李敢为关内侯。相比之下,卫青这边没得到加封,部下也没人封侯。
这次出征,出塞时官府和私人的马一共有14万匹,回来时剩下不到3万匹,损耗巨大。战后,汉武帝增设大司马职位,让卫青、霍去病都当大司马,还规定两人的俸禄、地位一样。从这以后,卫青的地位逐渐下降,霍去病越来越受宠。卫青以前的门客、老部下好多都跑去投靠霍去病,还因此得到了官爵,只有任安不肯这么做。
霍去病这人,话少但有想法,做事果断敢冲。汉武帝想教他孙子、吴起的兵法,他直接说:“打仗看临场发挥,学那些老兵法用处不大。”汉武帝给他修了豪宅,他却说:“匈奴还没消灭,要房子有啥用!”这一番话,让汉武帝对他更加看重。不过霍去病从小养尊处优,不太体恤士兵。他出征时,汉武帝派人给他送几十车食物,回来时好多粮食肉都没动就扔了,可士兵们却有饿着肚子的;在塞外时,士兵们缺粮饿得没力气,他还让人踢球玩乐,类似的事不少。卫青则为人仁慈,爱护士兵,性格温和,很会讨汉武帝欢心,两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截然不同。
这一战,汉军斩杀、俘虏匈奴八九万人,自己也死了好几万士兵。从此匈奴远远逃走,沙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的王庭。汉朝从朔方往西到令居,开通沟渠,设置田官,派了五六万官吏士兵屯田,一点点蚕食匈奴的地盘。但因为马匹损失严重,也没法再大规模攻打匈奴了。
匈奴被打怕了,用赵信的计策,派使者来汉朝,说好话请求和亲。汉武帝让大家讨论,有人赞同和亲,有人主张直接让匈奴称臣。丞相长史任敞说:“匈奴刚被打得元气大伤,咱们应该让他们当附属国,定期来边境朝拜。”汉武帝派任敞出使匈奴,单于听了大怒,把任敞扣下不放人。这时候,博士狄山觉得和亲好,汉武帝问张汤的意见,张汤说狄山是个无知的书呆子。狄山不服气,回怼道:“我是蠢,但至少忠诚,不像御史大夫张汤,就是个伪君子!”汉武帝脸色一沉,问他:“我让你守一个郡,能挡住匈奴入侵吗?”狄山说不能;又问守一个县,还是不能;再问守一个边塞据点,狄山怕被治罪,只好硬着头皮说能。结果汉武帝真把他派去守边塞,一个多月后,狄山就被匈奴砍了脑袋。从这以后,大臣们都被吓怕了,没人敢再和张汤对着干。
换人!地方官的“硬核操作”
这一年,汲黯因为犯法被免职,汉武帝任命定襄太守义纵当右内史,河内太守王温舒当中尉。
说起这两位,那手段一个比一个狠。以前宁成当关都尉时,百姓都说“宁愿撞见刚生崽的母老虎,也别惹宁成发火”。义纵当南阳太守,路过关口,宁成点头哈腰地迎接。结果义纵一到南阳,就严查宁成家族,把他家搞得家破人亡,南阳的官吏百姓吓得走路都不敢大声。后来义纵调任定襄太守,刚到任就突袭监狱,把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,还有来探监的二百多个家属、朋友,一股脑全抓了,罪名是“为死罪解脱”,当天就杀了四百多人,吓得整个郡的人都不寒而栗。当时赵禹、张汤就因为执法严苛当上九卿,但好歹还依法办事,义纵完全是“暴力执法”,看谁不顺眼就收拾谁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