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国的孙綝因为吴国君主开始亲自处理政事,还老是对他的奏请提出各种责难和疑问,心里特别害怕。从镬里回来后,就称病不再上朝,还派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仓龙门担任宿卫,让武卫将军孙恩、偏将军孙干、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扎在各个军营,想借此巩固自己的势力。吴国君主很厌恶孙綝这样,就追究朱公主被杀的事。全公主害怕地说:“我真不知道,都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、朱损说的。”当时朱熊担任虎林督,朱损担任外部督,吴国君主就把他们都杀了。朱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。孙綝劝阻,吴国君主不听,孙綝因此更加害怕。
吴国君主暗地里和全公主以及将军刘丞谋划着要除掉孙綝。全皇后的父亲全尚担任太常、卫将军,吴国君主对全尚的儿子黄门侍郎全纪说:“孙綝独揽大权,根本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。我之前命令他赶紧上岸,去支援唐咨等人,可他却一直留在湖中,一步都不上岸;还把罪责推给朱异,擅自杀掉功臣,也不先上表奏明;在桥南盖了府邸,就不再来朝见我。他这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,完全没了敬畏之心,我实在忍不了了,现在计划除掉他。你父亲是中军都督,让他秘密整顿兵马,我会亲自到桥上,率领宿卫的虎骑和左右无难营的士兵,一下子把孙綝包围,再写诏书命令孙綝的部下全部解散,不许反抗。这样肯定就能抓住他。你去传达的时候,一定要保密!你把诏书给你父亲看,千万别让你母亲知道;女人家不懂大事,而且孙綝是她堂姐的儿子,万一不小心泄露了消息,那对我的计划影响可就大了!”全纪接到诏令后告诉了全尚。可全尚没什么长远考虑,就把这事告诉了全纪的母亲,全纪母亲又派人偷偷告诉了孙綝。
九月戊午日,孙綝在夜里带兵袭击全尚,把他抓住,又派弟弟孙恩在苍龙门外杀了刘丞。等到天亮,就包围了皇宫。吴国君主气得不行,骑上马,佩上刀,拿着弓就要冲出去,大喊:“我是大皇帝孙权的嫡子,已经当了五年皇帝,谁敢不听我的!”侍中、近臣和乳母一起拉住他,不让他出去。吴国君主又气又急,不吃东西,还大骂全皇后:“你父亲真是糊涂,坏了我的大事!”又派人去叫全纪,全纪说:“我父亲奉命不谨慎,辜负了皇上,我没脸再见皇上了。”说完就自杀了。孙綝让光禄勋孟宗祭告太庙,宣布废掉吴国君主,降为会稽王。然后召集大臣们商议说:“少帝昏庸糊涂,又有病,不适合再当皇帝,继承宗庙。我已经祭告先帝把他废了。各位要是有不同意见,现在就说。”大臣们都吓得不行,连忙说:“一切听将军您的!”孙綝派中书郎李崇去夺走吴国君主的玺绶,还把吴国君主的所谓罪行通告远近。尚书桓彝不肯在通告上署名,孙綝一怒之下把他杀了。典国施正劝孙綝迎立琅邪王孙休,孙綝听从了这个建议。己未日,孙綝派宗正孙楷和中书郎董朝去会稽迎接琅邪王。又派将军孙耽送会稽王孙亮去他的封国,孙亮当时才十六岁。全尚被流放到零陵,不久后就被追杀;全公主被迁到豫章。
冬天十月戊午日,琅邪王走到曲阿,有个老头拦住他,磕头说:“事情拖久了容易生变,天下人都盼着您呢,希望陛下您赶紧出发!”琅邪王觉得他说得对。当天,就前进到布塞亭。孙綝因为琅邪王还没到,就想先住进皇宫附近的富中,于是召集百官开会商议。大臣们都吓得脸色苍白,只会唯唯诺诺地答应。选曹郎虞汜说:“您就好比是国家的伊尹、周公,身负将相重任,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威,本应该对上安定宗庙,对下造福百姓,这样大家都会欢呼雀跃,觉得伊尹、霍光那样的贤能又重现了。现在迎接大王还没到,您就想先入宫,这样一来,下面的人会人心惶惶,大家也会产生疑虑,这可不是能保持忠孝,留名后世的做法啊。”孙綝听了很不高兴,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。虞汜是虞翻的儿子。
孙綝命令弟弟孙恩代理丞相事务,率领百官用皇帝的车驾和仪仗队到永昌亭迎接琅邪王。还专门修建了宫殿,把武帐当作便殿,设置了御座。己卯日,琅邪王到达便殿,先在东厢休息。孙恩献上玺符,琅邪王推辞了三次,才接受。大臣们依次在前引导,琅邪王登上御车,百官陪同就位。孙綝带着一千士兵在半野迎接,在路边下拜;琅邪王下车回拜。当天,琅邪王就登上正殿,宣布大赦天下,改年号为永安。孙綝自称“草莽臣”,到宫门前上书,呈上自己的印绶、符节和斧钺,请求让位给贤能的人。吴国君主接见了他,好言抚慰,还下诏任命孙綝为丞相、荆州牧,增加封邑五个县;任命孙恩为御史大夫、卫将军、中军督,封县侯。孙据、孙干、孙闿都被封为将军,赐了侯爵。又任命长水校尉张布为辅义将军,封永康侯。
之前,丹杨太守李衡多次因为一些事冒犯琅邪王,他妻子习氏劝他,他也不听。琅邪王上书请求调到其他郡,朝廷下诏把他调到会稽。等到琅邪王即位后,李衡又担忧又害怕,对妻子说:“当初没听你的话,才搞成现在这样。我想逃到魏国去,你觉得怎么样?”妻子说:“不行。你本来就是个平民,先帝对你提拔得很重,你却多次做出无礼的事,现在又自己瞎猜疑,想逃跑求活路,就这么跑到北方去,你还有脸见中原的人吗!”李衡说:“那你说该怎么办?”妻子说:“琅邪王向来喜欢做好事,看重名声,正想在天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贤明,肯定不会因为私人恩怨杀你。你可以自己把自己绑起来,到监狱去,上表列出自己以前的过错,主动请求治罪。这样的话,反而会得到优待,不只是能保住性命而已。”李衡听从了妻子的建议。吴国君主下诏说:“丹杨太守李衡,因为以前的一些嫌隙,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请罪。像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,寺人披斩断晋文公的衣袖,各为其主罢了。现在让李衡回到丹杨郡,不要让他有疑虑。”还任命李衡为威远将军,授予他棨戟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