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开始呢,刘禅派巴东太守襄阳人罗宪带两千士兵守永安。听说成都战败,官吏百姓都惊慌不安,罗宪直接砍了一个宣称成都大乱的人,百姓这才安定下来。等接到刘禅的亲笔命令,罗宪就带着手下到都亭驻守了三天。吴国听说蜀国战败,就起兵往西进发,表面说是救援,实际想偷袭罗宪。罗宪就吐槽说:“我们蜀国都没了,吴国跟咱本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,现在不帮我们就算了,还背盟想占便宜,太不地道了。而且蜀汉都亡了,吴国又能撑多久?我才不当吴国的投降俘虏呢!”于是他坚守城池,修整兵器,还对将士们发誓,用气节和忠义激励大家,将士们那叫一个热血沸腾。吴国听说钟会、邓艾战败,蜀国好多城池没了主儿,就想趁机吞并蜀国,可巴东这边死守着,他们过不去,就派抚军步协带兵往西进攻。罗宪兵力薄弱抵挡不住,就派参军杨宗突围出去向北,向安东将军陈骞求救,还把文武官员的印绶以及人质送到晋公那儿。步协攻打永安,罗宪迎战,把他打得大败。吴主气坏了,又派镇军陆抗等人带三万人马去增援,把永安围得更紧了。
三月丁丑这天,任命司空王祥为太尉,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,左仆射荀顗为司空。
己卯日,晋公被进封为晋王,还增加了十个郡的封地。王祥、何曾、荀顗一起去见晋王,荀顗就跟王祥说:“相王身份尊贵,何侯和满朝大臣都已经表达了敬意,今天咱就一起拜见吧,别犹豫了。”王祥却不乐意:“相国虽然尊贵,但怎么说也是魏国的宰相,咱们是魏国的三公,王和公就差那么一级,哪有天子的三公能随便给人下拜的!这样做既损害魏国的威望,也有损晋王的品德,君子待人要讲礼仪,我可不干。”等到了地方,荀顗就拜下去了,王祥却只是作了个揖。晋王对王祥说:“今天我才知道您对我的看重啊!”
刘禅全家往东迁到洛阳,当时走得那叫一个匆忙慌乱,刘禅手下的大臣没几个跟着去的,只有秘书令郤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张通撇下老婆孩子,单身跟着刘禅。刘禅一路上多亏郤正引导,言行举止才没出啥岔子,刘禅这才感慨叹息,后悔没早点了解郤正。
当初,蜀汉建宁太守霍弋都督南中地区,听说魏兵来了,就想赶去成都帮忙,刘禅说已经安排好抵御敌人了,不让他去。成都失守后,霍弋穿着素服大哭了三天。将领们都劝霍弋赶紧投降,霍弋却说:“现在道路不通,还不知道主上是啥情况呢,这投降还是不投降可是大事儿,不能马虎。要是魏国对主上以礼相待,那咱们再保境投降也不晚。要是主上万一受到危险和屈辱,我就拼死抵抗,还管啥早晚啊!”等知道刘禅东迁的消息,霍弋才带着南中六郡的守将上表说:“我听说人生在世,要尊奉君、父、师,对待他们要一样忠诚,遇到危难就要舍命相报。现在我国已亡,主上也归附了魏国,我守着也没啥意义了,所以前来归降,绝无二心。”晋王觉得他挺不错,就封他为南中都尉,还让他继续管理原来的地方。
丁亥日,封刘禅为安乐公,他的子孙和大臣封侯的有五十多人。晋王请刘禅吃饭,还专门给他表演蜀国以前的歌舞,旁边的人都觉得挺伤感,刘禅却跟没事儿人一样,还笑嘻嘻的。晋王就跟贾充说:“这人咋能这么没心没肺呢!就算诸葛亮还在,也保不了他长久,更何况姜维呢!”过了几天,晋王问刘禅:“你想不想蜀地啊?”刘禅说:“这儿挺好玩儿的,我不想蜀地。”郤正听说了,就跟刘禅说:“要是晋王再问,你就哭着回答:‘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,我心里一直惦记着,没有一天不想。’然后闭上眼睛装装样子。”结果晋王还真又问了,刘禅就照着郤正说的回答,晋王一听就乐了:“你这话咋跟郤正说的似的!”刘禅惊讶地看着晋王说:“还真被您说中了。”周围的人都笑翻了。
夏天四月,新附督王稚从海上进入吴国的句章,抢了吴国的官员和男女二百多人就回来了。
五月庚申日,晋王上奏恢复五等爵位,封骑督以上的官员六百多人。
甲戌日,改年号。
癸未日,追封舞阳侯司马懿为晋宣王,忠武侯司马师为景王。
罗宪被围攻了整整六个月,援兵一直没到,城里一大半人都生病了。有人劝罗宪弃城逃跑,罗宪说:“我是一城之主,百姓都指望我呢。危难的时候不能保护他们,情况紧急就跑路,这事儿君子可干不出来,我就在这儿拼了!”陈骞把这事儿告诉了晋王,晋王就派荆州刺史胡烈带两万步兵和骑兵攻打西陵救罗宪。秋天七月,吴国军队撤退了。晋王让罗宪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,还加封他为陵江将军,封万年亭侯。
晋王上奏让司空荀顗制定礼仪,中护军贾充修订法律,尚书仆射裴秀商议官制,太保郑冲总负责裁决。
吴国把交州分出一部分设置广州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