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一尘在万念环的中心沉寂亿载后,其蕴含的本源之力与墟光海的余韵交融,在宇宙的“未显之域”孕育出一片“返本原”。这片原野没有固定的形态,却能映照出所有生灵最初心的模样——不是婴儿的懵懂,而是刚萌生守护之念时的纯粹,如同星尘尚未凝聚成星辰时的混沌与清明。原野中央,一株“如初花”静静绽放,花瓣的层数与生灵守护的岁月相应,花心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嫩黄,仿佛时光从未在那里留下痕迹。
这年立春,如初花首次向所有时空释放出“返本境”。境中没有过往的记忆,没有未来的幻象,只有一个问题在意识中回荡:“你最初想守护的,是什么?”第一个在境中作答的,是一缕曾化作星轨基石的意识,它曾是万域初创时一块普通的岩石,因目睹生灵在黑暗中挣扎而自愿化作星轨的一部分,此刻在境中终于清晰地忆起:最初的念头,不过是“想让他们走得稳一些”,无关宏大,只为那份最朴素的不忍。
“星尘返本,不是退回蒙昧,而是在历经万千后,重新握住最初的那缕微光;一念如初,不是否定成长,而是让所有的经历,都成为滋养初心的养分。”这缕意识缠绕着如初花的花茎,看着花瓣上自己守护的岁月——从沉默的岩石到发光的星轨,从承载星舟到见证繁荣,所有变化都让它更强大,却从未改变花心那抹嫩黄,“我们走过的亿万年,不过是让最初那个简单的念头,有了更广阔的实现方式。”
返本境的出现,让许多在岁月中迷失的生灵找回了起点。一个沉溺于权力博弈的星域统治者,在境中看到自己年少时曾为保护受伤的幼兽与族群长辈争执,才惊觉自己早已偏离了“守护家园”的初心,转而追逐“掌控家园”的欲望,当即决定将权力交还给族群议会,只做一个普通的守护者;一个因研究高深法术而变得冷漠的修士,在境中忆起自己初学法术是为了给寒冷的家乡带来温暖,终于放下对力量的偏执,回到故乡用基础法术为孩童供暖,在简单的快乐中重获心灵的安宁。
入夏后,返本原的能量与如初花的气息交融,诞生了“初心蝶”。这种蝴蝶的翅膀一半是生灵最初的模样,一半是如今的形态,飞行时会在生灵眼前展开“初心之镜”——镜中左边是刚萌生守护之念的自己,右边是现在的自己,让两者在对视中完成对话。在那些初心蒙尘的生灵面前,蝴蝶会停留更久,直至镜中的两个身影达成和解。
一个在星际贸易中变得唯利是图的商人,在初心之镜中看到了年轻时背着行囊为贫瘠位面送救济粮的自己。“我曾以为赚钱是为了更好地守护,却不知何时起,守护成了赚钱的借口。”商人望着镜中两个身影的重叠,当即决定将半数财富转化为“初心基金”,专门资助那些纯粹为守护而行动的普通人。
夏季的“返本节”上,所有时空的生灵共同举行了“初心对谈”仪式。大家在返本原上静坐,让初心蝶引领自己与最初的“守护者”对话:战士与那个想保护家人的少年交谈,学者与那个好奇世界的孩童交流,领袖与那个想让族群更好的青年对话……这些对话没有激烈的辩驳,只有温柔的理解——现在的自己告诉最初的自己:“你的念头,我从未忘记,只是用更复杂的方式在实现。”最初的自己则回应:“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,只要还记得我,就好。”
当所有对话完成,如初花的花瓣突然全部舒展,释放出的光芒在返本原上形成“初心之海”。海水中漂浮着无数透明的气泡,每个气泡里都封存着一个生灵最初的守护念头:“想让妈妈不再流泪”“想让种子长出果实”“想让星星不再坠落”……这些念头简单到近乎幼稚,却在光芒中散发着比任何宏大誓言都更动人的力量。
“原来支撑宇宙运转的,从来不是那些复杂的道理,而是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初心。”星语者们在初心之海旁感叹,“就像大厦的基石,从不是最华丽的装饰,而是深埋地下的、朴素的石头,却承载着所有重量。”
仪式结束后,返本原的土地上长出了“本真草”。这种草的叶片能随生灵的初心纯度变化:初心越纯粹,叶片越翠绿;若被欲望遮蔽,叶片则会出现黄斑。但无论叶片如何变化,草的根系始终保持洁白,象征着初心即使被遗忘,也从未真正消失,只需一点雨水,就能重新焕发生机。
秋季来临,“如初行”活动在所有星域展开。生灵们自愿暂时放下身份与责任,像刚萌生守护之念时那样行动:国王拿起锄头为农田除草,大修士放下法杖为孩童讲睡前故事,商人背着行囊徒步为偏远位面送物资……一个习惯了用高科技解决问题的工程师,在如初行中学会了用双手挖渠引水,当看到水流进干涸的田地时,他发现这种原始的快乐,比攻克技术难题更贴近心灵的本真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