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武器上交?”杨振平立刻皱起眉,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砍刀,“凭啥?”
“规矩。”迷彩服的语气硬了些,“进营地就得守规矩,谁也不能例外。里面有守卫,不用你们自己带武器。”
陈鑫按住杨振平的胳膊,对迷彩服点了点头:“可以。”他知道,在这种大规模的营地,统一管理是必须的,贸然反抗只会引来麻烦。
时敬发把车开到小门旁,几人下车,将步枪、砍刀、土铳都放在指定的木箱里,迷彩服仔细登记后,给了他们一个编号牌。“进去吧,张干事在里面等着。”
穿过铁丝网门的瞬间,广场上的喧闹声扑面而来,带着鲜活的烟火气,让习惯了寂静和厮杀的几人有些恍惚。林溪看着追逐打闹的孩子,眼眶微微发热——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?
一个戴着眼镜、穿着灰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,胸前别着个“管理处”的红袖章,应该就是迷彩服说的张干事。“新来的?我是张启明,负责登记。”他笑得还算温和,递过来几张表格,“姓名、以前的职业、有没有特殊技能,都填一下。”
陈鑫接过表格,笔在手里转了转:“这里安全吗?丧尸多不多?”
“安全方面不用担心。”张启明指了指铁丝网和巡逻的守卫,“我们清理过周围五公里的丧尸,铁丝网是加固过的,外面还有三道警戒哨。至于丧尸……L区本来人口就不算密集,灾难初期跑了不少,剩下的大多被我们清理了,偶尔有零星的过来,翻不了天。”
他顿了顿,看着陈鑫他们的越野车:“你们车上带的物资不少啊,是从罐头厂过来的?”
陈鑫挑眉:“你知道罐头厂?”
“知道,”张启明笑了笑,“前阵子有人从那边逃过来,说那边有个小据点,可惜离尸潮太近,不安全。你们能从那边过来,不容易。”他指了指广场边缘的一排空帐篷,“你们先住那边,一人一顶,晚上到食堂领饭。要是有什么技能,比如会修东西、会看病、会种地,跟我说一声,能安排点活,换点额外的口粮。”
刘药师听到“看病”两个字,眼睛亮了亮,忍不住问:“张干事,你们这里有实验室吗?或者……有懂药理的人?”
张启明愣了愣,随即点头:“有个小医疗点,负责人以前是区医院的院长,懂点药理。实验室没有,但有几台旧显微镜和离心机,是以前防疫站留下的,你要是懂这个,可以去看看。”
林溪也赶紧说:“我懂点急救和护理,能去医疗点帮忙。”
“那太好了。”张启明很高兴,“医疗点一直缺人手。”他又看向时敬发和杨振平,“你们看着像练家子,要不要加入守卫队?管三餐,每月还能多领两斤粮。”
时敬发看向陈鑫,陈鑫微微点头:“可以。”多了解营地的情况,没坏处。
王天凯挠了挠头:“我……我会种地,以前在家种过玉米。”
“那更好了!”张启明眼睛更亮了,“我们刚开了片菜地,正缺会种地的,去跟李大爷,他是种菜的老手。”
几人很快分好了工,张启明让一个年轻人带着他们去帐篷区。走在帐篷间的小路上,陈鑫的目光始终没停过——帐篷排列得很整齐,地上铺着碎石子,避免泥泞;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公共水龙头,旁边堆着整齐的柴火;几个穿着红袖章的人正在检查帐篷,像是在做登记。
“这里……好像真的不错。”林溪轻声说,看着孩子们用树枝在地上画画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陈鑫没说话,只是看着远处的居民楼。那些楼的门窗大多被加固过,阳台上晒着的衣物五颜六色,甚至有几户人家养了鸡,咯咯的叫声混在喧闹里,像极了灾难前的寻常日子。
可越是这样,他心里反而越警惕。几千人的营地,光靠善意是维持不了的,必然有严格的规矩,甚至……隐藏的矛盾。张启明没说的,或许比说出来的更重要。
“先安顿下来,”陈鑫对众人说,“晚上分头打听下情况,别轻易相信任何人。”
时敬发和杨振平点头,他们懂陈鑫的意思。在这末世里,越是看似完美的地方,越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。
夕阳的金辉洒在广场上,给帐篷、人群、巡逻的守卫都镀上了层暖光。远处的食堂飘来饭菜的香气,是米饭混着白菜的味道,简单,却足以让饥肠辘辘的人挪不动脚。
陈鑫站在自己的帐篷前,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营地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——那里本该别着砍刀,现在空空的。他知道,从走进这道铁丝网开始,他们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丧尸和荒芜,还有人群、规则,以及人心深处更复杂的东西。
但至少此刻,风吹过帐篷的声音里,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和饭菜的香,这是他们逃亡路上,第一次闻到如此真切的、活着的气息。
或许,这里真的能成为他们的下一个家。
或许,不能。
陈鑫深吸一口气,拉开了帐篷的拉链。无论如何,先站稳脚跟再说。
喜欢末世集结号:D市生存录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末世集结号:D市生存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