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买地?”晏行问。
“地乃立身之本,女子又天生喜欢花。”姜梨笑道:“大夏国泰民安,爱花之风日盛,每年太后生辰,宫中还要举办赏花宴。日后花圃只会越来越好做。”
晏行不置可否。
同是大夏,平阳歌舞升平,但远在边境的眉州,却是民不聊生。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,哪里还有精神去赏什么花?
但是这些,满朝文武看不见,圣上看不见,姜姑娘这样养在深闺的女子又如何能看见?
沉默几息,晏行问:“不知姜姑娘可有中意的地方?”
“我刚刚来时,路过桃源村,倒是看到一块桃林非常好。”姜梨坦然道:“只是不知桃林的主人是谁,又有没有要卖的意思?”
“桃源村倒是个好地方,那里不光田地连片,桃花溪绕村而过,而且离平阳也不远,若是建成花圃,对外开放也能有些收益。”
“我与晏将军想到一块去了。”姜梨笑着道:“若是桃林主人愿意卖那片桃林,价格高一点也无妨。”
晏行看她不似一时兴起,便道:“正巧我的庄子便在桃源村,也不知姑娘看上哪家的桃林。不如哪日有空姑娘过去看看,我或许认识桃林主人,可以帮着打听打听。”
姜梨欣然同意。
她记得晏家确实有个庄子在桃源村,但似乎晏行从未去过。
她也是两年后她才买桃源村那块地,但如今落英提前来到她身边,田菱也提前两年与田大夫相认,说不定,那片土地的主人也会提前将土地出售。
在离开承安伯府之前,她便想到了今生还要建花圃。若是有晏行帮忙,建花圃的事大概会更顺利一些。
晏行一直把姜梨送到薛家门前。
骑马比马车要快一些,姜梨到家时,锦儿和落英都还没有回来。
夏缃笑眯眯的迎了上来,“姑娘,送你回来的是晏将军吗?”
“是晏将军。”姜梨并不隐瞒,“阿娘呢,回来了吗?”
“夫人正午过后回来的,”夏缃接过她的斗篷,跟着她往里走,“现在正在花厅等着你吃晚饭。”
姜梨一听,连自己的院子都没回,径直来到了花厅。
薛明珠正坐在桌前,仔细看着一摞账本。听到声音,她抬起头来,“今日怎么回来得这样晚,周娘子没出什么事吧?”
“没有。”姜梨从早饭吃了出去,到现在还没有吃过东西。看到桌上的茶,才觉得嗓子都要干得冒烟。
她拿过茶壶,满满倒了一盏喝下,这才道:“周娘子就是田菱,今日田大夫也去了周家村,将田菱母子接了回来。”
“哦!”薛明珠合上账本,大概是没想到田大夫这么快便将田菱带了回来。
姜梨就着夏缃端进来的盆,边洗手边将田菱的事说了一遍。“今日全靠晏将军和靳大夫相助,若不然,我和田大夫也没有办法将田菱母女带回来。”
“真是可恶!”薛明珠愤然:“朗朗乾坤,居然有这样的事发生。”
“周家村后面便是深山,若是今日不能将田菱带回来,说不定明日再去,周家便会将田菱藏到山里,再要找起来,就难了。”
“我还觉得奇怪,你为何没有将田菱的事先告诉田大夫,现在想想,多亏没有提前告诉他。”薛明珠后知后觉道。
“田大夫若是知道田菱在周家村,定然会立刻寻上门,若是打草惊蛇让周家有了防备,随便将田菱一藏,就算报了官,也不一定找得到。”姜梨用帕子擦了手,“若是告诉田菱,田菱定然也是舍不得女儿还要回去,万一露出破绽,岂不功亏一篑?”
“所以我只能先以送菜为由注意着她的动向,等家里事情理清楚了,再将她的事了了。”姜梨笑笑,“如今一切顺利,也算是全了田大夫祖孙二人的缘分。”
薛明珠听得唏嘘不已,但想想又有些后怕,“皎皎,你一个姑娘家,日后再有这样的事,可不要瞒着阿娘。”
姜梨知道薛明珠是担心自己,笑着答应道:“阿娘放心,若是没有平安车行出面,我也断然不敢如此莽撞。我知道轻重,没有把握的事情,我定然会与你相商。”
薛明珠这才松了口气,“我知道你主意正,但我毕竟是你娘,做什么事情先跟我知会一声,让我心里有个谱,免得我担心。”
姜梨乖顺的答应了。
薛明珠又笑笑,“田大夫对我们家有恩,如今他找到孙女是好事,这两日便算了,等他们祖孙好好聚聚。等过两日我准备些礼物,一定登门去看看田菱。”
说话间,已经摆好了饭菜。
这几日忙着青山书院的考试,姜瑾辰一直都在自己院子里吃。在花厅吃饭的,也只有薛明珠和姜梨两人。
夏缃布置好碗筷,薛明珠先给姜梨盛了一碗汤,“先喝点汤垫垫。”
姜梨用勺子舀着尝了一口,“这是夷姑做的?”
“夷姑说你最爱喝她炖的鸭汤,今日特意去买了来炖的。”薛明珠宠溺的看了她一眼,“好不好喝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