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行这才起身穿好衣服,“明日我打算去一趟桃源的庄子,你可要与我一同前往?”
靳长川摇摇头,“又是为了姜大姑娘?”
“她想在桃源村买一块地建花圃,我答应了她帮她去问问。”晏行道。
“若是如此便算了,”靳长川淡笑,“你难得对哪个姑娘上心,我若跟着去,便是有些不识趣了。”
“我母亲与薛夫人有些故交,我也只是顺便帮个忙,算不上上心。”
靳长川心里翻了个白眼,转移了话题,“皇后昨日又带了话过来,你当真不打算进宫见她一面?”
晏行眼眸冷了三分,“我如今热孝在身,实在不方便进宫。”
靳长川便不再劝。
这场细雨下到半夜便停了。等到第二日一早,天光放晴,风和日丽,天地间宛如水洗过一般干净空灵。
晏行差李旺去薛家请姜梨一起到桃溪看地。
薛明珠知道姜梨稳妥,也不阻拦,只是嘱咐女儿要早点回来。
姜梨依旧让顺伯赶车,带着两个丫鬟与晏行在平阳城外汇合。
惊蛰已过,田野里四处都是耕种的景象。
不时能见到农夫挽着裤腿,赶着耕牛犁地。农妇则弯着腰站在及膝深的水田,在犁过的田里插秧,一块块水田波光如镜,将湛蓝的天空和绿树倒映其中,又是一个空灵的天地。
姜梨挑起车帘,唇角扬起,看得十分专心。
锦儿很少见到这样场景,亦是趴着窗户,看得津津有味。
但落英便不同了,她一瞬不瞬望着平整的田野,感叹道:“眉州的地虽然没有这么平整,但也是极好的。”
“平阳是种水稻,眉州却是种麦子。若是风调雨顺,这个时候眉州的麦苗已经齐齐整整的长出来,碧绿碧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天际,十分好看。”
姜梨看她神色怅然,知道她是想家了,便笑着道:“听你说得那样好,若是日后有机会,我定然要去看看。”
说话间,晏行的马车已经停了下来。
顺伯停下车。晏行已经大步走了过来,“姜姑娘,前面便是我的庄子,若是不嫌弃先下车休整一二,我们再去看你想买的那块桃林。”
顺伯已经麻利的下了车,将马凳放好。
姜梨先下了车,打量着眼前的庄子。这庄子其实她再熟悉不过,只是却从没有进去过。
她跟在晏行身后,进了庄子。
这座庄子外面看没有什么特别,但庄子里却和其他庄子又是不同。庄子设计的古朴轩朗,但却很少种花,沿途多是树木。虽然春日少了几分热闹,但到了夏日,应该会很清凉。
院子西北角引入桃花溪的活水,堆了假山和荷花池,那假山上种着虎耳草,圆叶布于滴水岩下,水珠落下时珠飞玉溅,十分有趣。
晏行带着姜梨走上池边鹅卵石铺成的廊道,一直到位于假山旁的水榭。
水榭里已经摆好了茶点,姜梨随便捡了两样小吃尝了,又喝了盏茶,笑着道:“将军真是个雅致的人,这水榭荷池建成这样,坐下来便觉得心旷神怡,再看看外面的烈日,都不想走了。”
“这是家母亲手布置,我哪里懂这些。”晏行扬了扬唇,“姜姑娘若是觉得好,日后可以常来坐坐。”
喝完茶,又小憩片刻,晏行便带着姜梨去看地。
那片桃林离离得不远,两人便走着路去。一盏茶功夫不到,姜梨便看到前面的桃林。
她眼睛发亮,指着前面桃林道:“晏将军,就是那片桃林,不知你可认得主家?”
前次来的时候,桃树才零零星星开花,只过了几日,那桃花已经开得一树粉红,倒也好看。
晏行唇角含笑,“那片桃林也是晏家庄子的一部分。原本那块地是用来种些时蔬,后来我们去了眉州,种出来的时蔬也没有个消耗处,祖父便让人种上了桃树。”
姜梨哑然。
她怎么也没有想到,这块地居然是晏家的。
如今听晏行一说,她立刻便明白过来。这块地会到牙行手里,估计便是晏行去了眉州。
如果没有记错,晏行去了眉州的第五年,便因病去世,而晏家这庄子没人出入也就不奇怪了。
想明白了这点,她有些唏嘘,又有些尴尬。
“我属实没有想到这桃林是晏将军府上的田产,冒失之处还请见谅。”姜梨讪笑。
“姜姑娘说哪里话?其实这块地我早有出让之心,只是一直没能找到合适之人。”晏行笑笑,“若是能得姜姑娘这样的佳邻,我自然巴不得即刻便将这片桃林让出去,也免得白白浪费这么好的田地。”
姜梨看他不像是违心之言,低头沉默几息。
她前世在这块地上花了太多心思,不要实在舍不得。但若夺人所爱,这脸皮似乎又太厚了些。
正左右为难,晏行又道:“这片桃林其实没有什么效益,若是姑娘用来建了花圃,我日后也可以时时过来一饱眼福。”
姜梨沉思片刻,终于还是想要的心思占了上风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