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如意看着跃跃欲试的人群,感慨说,“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设啊。”
国家安稳,生活富足,百姓们才会有这闲情逸致,否则管他招不招揽能人异士的都跟自己没关系,反正自己也不是那个能人异士。
告示内容简单。
主办人给出前句话,请人对上下半句话。一旦有人能答对,就可以去心想事成茶肆去兑换银两。
银两标注的是:巨额。
凑热闹的人在纷纷念着上半句——
宫廷玉液酒……
陶姜一听有人念,下句就在嘴里转悠。
这就是乔如意口中的穿越指南,暗号大集合。
在设计暗号时,他们几个也想了不少,什么大锤八十小锤四十、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、小皮球加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……
陶姜甚至还想了一个:力的单位是焦耳。
行临看后狐疑,“力的单位不是牛顿吗?”
陶姜一拍手,“看吧,只有现代人才能找出问题来。”
乔如意反应过来,“你又不是满街找现代人,你找的是沈确和鱼人有,哪怕你只写力的单位四个字。他们看见了也能找过来。”
陶姜一想也对啊。
“再说了,可能鱼人有都不知道力的单位是什么。”乔如意补了一把锋利的刀。
最后几人一商量还是用耳熟能详的“宫廷玉液酒”,酒文化嘛,在哪个时代都不显得突兀,并且丝绸之路上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嘛。
之所以对个话,纯粹是给沈确和鱼人有留个联系方式。
积极参与的不少,答案也各种各样,一天下来乔如意和陶姜累够呛。
周别的眼珠子也没停,看得都视觉疲劳了。
不见沈确和鱼人有。
天擦黑,瓜洲这里不设宵禁,来往商贸依旧热闹,来茶肆的都是茶客,没什么人来兑换答案了。
也没见雪见富家女出来,商队的人有几个在茶肆喝茶,聊的都是走南闯北的奇闻逸事。
行临四人坐在角落饮茶,用晚膳。在茶肆住店的客人,一日两餐都能在店内解决,周小二早早就备好了。
“老祖宗的饮食文化是对的,一日两食,吃得科学健康的。”陶姜感慨。
这个时代,虽然贵族开始了一日三餐制,但在民间,大家还都习惯一日两食的习惯,讲究些的顶多就是加份点心。
周别年轻力壮,一天两食对他而言挺委屈,加上吃饭也得戴着面纱吃,着实不痛快。“那从什么时候才能一日三餐?”
“宋朝。”乔如意没戴面纱,吃得潇洒自在的。
“为什么?”周别还挺好奇。
乔如意想了想,“从本质上说,是商家为了赚钱。就像是牛奶商为了赚钱,生生编织了喝牛奶补钙的骗局。”
说到这儿她抬头看行临,“无奸不商,对吧。”
行临看出来了,这是拐着弯骂他呢,笑了笑,大方承认,“是。”
周别忍笑,这人狠起来连自己都骂呢。
直到天黑透,也不见沈确和鱼人有。四人在行临的房间里开了会,行临的意思明确,再等个两三天看看。
周别问了一个挺重要的问题,“老天让我们来了这里,肯定有目的吧,什么目的呢??
这也是乔如意一直在想的问题。
陶姜想到了,“像是在玩剧本杀,完成任务了我们才能离开?”
行临跟他们的反应不一样,“找到沈确和鱼人有之后,我会想办法带你们离开。”
“什么办法,你会有危险吗?”乔如意有点敏感。
行临没料到她会这么问,微微一怔,随即说,“具体办法我还在想,一定会有办法。”
他顿了顿,又回答了她第二个问题,“我不会有危险。”
说这句话时,他眼里的光柔和静谧,似海滩细细白沙。
周别拄着脸,抬眼可见行临侧脸的柔和线条,心中感叹,从没见他对哪个女孩子真耐心过。
男孩子也没有,周别在心里又补上了句。
-
瓜洲虽说有茶肆、酒肆,也有商贸往来的繁华,但夜生活毕竟是少。夜透时,整个瓜洲就安静了下来,偶尔能听见两声犬吠和驼铃声,再就没别的了。
安静的环境,人就很容易犯困,陶姜早早睡去,临睡钱好一通求天告地,希望能一睁眼就看见沈确和鱼人有找来了。
乔如意临睡前则问了行临一个问题——
“现在的锁阳城什么样?也是很难找吗?”
行临一句话断了她的念想,“我们能活动的范围可能只在瓜洲。”
是吗?
乔如意想着必要时出城看看,看能不能走出这瓜洲。
一夜无眠。
不夸张。
只有闭眼睛和睁眼睛两个动作,没做梦,一觉到天亮。
雪见富家女始终不见出来,她甚至都不吃茶肆做的餐食和果子,自带厨娘,借了茶肆的小厨房单独做。
于是,在乔如意几人屋中用餐时,就瞧见了丫鬟们端着各色美食入了雪见的房间。
之后端了不少绫罗绸缎和点翠首饰进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