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:豆腐香引客·傻妞当掌柜
头天夜里泡的黄豆涨得胖乎乎的,傻妞娘捞出来时,竹篮里沉甸甸的,豆粒滑溜溜的,沾着水珠在灯下泛光。杨永革蹲在石磨旁擦石头,傻妞早按捺不住,挽着袖子候在一旁,手里还攥着个木瓢:“啥时候磨?我胳膊都痒痒了。”
“等水烧开。”杨永革往灶膛里添了把柴,“磨出浆得趁热煮。”
傻妞爹抱着口大铁锅进来,是村里铁匠打的,比寻常锅大两圈,锅底还带着黑黢黢的锈:“借了王铁匠家的锅,够不够?”杨永革刚点头,院外又传来动静,赵老实扛着口更大的锅进来,锅沿都快蹭着门框了:“我家这口也给你搬来了!淑琴说多煮两锅,让村里人都尝尝鲜。”
天刚蒙蒙亮,石磨就转起来了。傻妞扶着木柄,腰杆挺得笔直,推得又稳又匀,石缝里很快渗出乳白的浆,顺着槽子往底下的陶盆里淌,咕嘟咕嘟响,像熬着的蜜。杨永革蹲在旁边添黄豆,时不时往磨眼里兑点温水,浆水越淌越稠,香得灶房里的猫都蹲在门槛上直蹭爪子。
“这水咋是白的?”傻妞娘往陶盆里瞅,伸手蘸了点尝,“甜的!”
磨到日头偏东,竟攒了五大桶浆。杨永革找了块干净的粗布,四角拴在木棍上支成个布兜,把浆往里倒,滤掉豆渣——布兜往下坠着,乳白的豆浆慢慢往下滴,滴在大铁锅里,聚成汪清亮亮的水。
“该烧火了。”杨永革往灶膛里塞柴,火“噼啪”窜起来,舔着锅底。傻妞蹲在灶前看火,眼睛瞪得溜圆,见豆浆慢慢冒起小泡,赶紧喊:“开了!开了!”
“别慌。”杨永革拿个长柄木勺慢慢搅,“得小火慢煮,不然要糊。”煮了约莫两刻钟,豆浆的香飘出半条村,院门口渐渐聚了人,都是闻着香来的,扒着篱笆往里瞅:“傻妞家煮啥呢?这么香!”
赵老实挤进来瞅:“这就是豆浆?”伸手要尝,被杨永革拦住:“得点卤才能成豆腐。”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——是前几天托赵老实去镇上药铺买的石膏,研成了粉,“撒进去搅匀,等凉了就凝了。”
石膏粉撒进热豆浆里,杨永革拿勺慢慢推,没一会儿,锅里的浆就凝出了嫩黄的絮,像云絮浮在水里。“成了!”他往灶里添了点柴,“再焖半个时辰。”
院里早围满了人,老的少的挤了半院,都盯着两口大铁锅。有个半大孩子忍不住,伸手就往锅沿够,想捞点絮尝尝,被他娘拍了手:“没规矩!等人家杨大哥说能吃再动!”
傻妞守在锅旁,像护着宝贝,谁往前凑就瞪谁:“我男人说等会儿!”
好不容易焖够了时辰,杨永革找了两块干净的木板,往锅里一压——水顺着锅缝往外淌,絮渐渐凝成了块,白嫩嫩的,托在布上颤巍巍的,像块软玉。“这就是豆腐!”他喊了声,院里人都“呀”地惊叹起来。
有个大娘伸手摸了摸:“软乎乎的,能吃?”直接揪了块往嘴里塞,嚼了两口眼睛亮了,“甜的!比煮黄豆香!”这下其他人也忍不住了,伸手就往布上抓,你一块我一块,没一会儿就抓去小半块。
“别生抓!”杨永革赶紧拦,“等放凉了切成块,炒着吃更香!”
正乱着,村外传来马车轱辘声,一辆半旧的马车停在院门口,下来个穿绸缎褂子的中年男人,身后跟着个伙计。“听说这儿有新鲜吃食?”男人往院里瞅,鼻子使劲嗅了嗅,“好香!”
“是镇上‘聚福楼’的王掌柜!”有村民认出来,“他咋来了?”
王掌柜挤进来,见众人围着豆腐抓着吃,也伸手捏了块尝,嚼完眼睛瞪得溜圆:“这叫啥?咋这么嫩?”
“叫豆腐。”杨永革擦了擦手,“刚做出来的。”
“我全要了!”王掌柜拍着大腿,“多少钱?我给!”又转头对伙计说,“去把马车上的银子拿过来!”
傻妞眼睛一亮,拽着杨永革的袖子:“银子!”
杨永革也愣了,没成想还真有人买。王掌柜的伙计递过来个小布包,打开一看,里头躺着三锭银子,白花花的闪眼。“这些够不?”王掌柜问,“不够我再让伙计回去取!”
“够了够了!”傻妞爹赶紧摆手,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。
王掌柜又说:“以后你家的豆腐我全要了!我给你拉黄豆来,多少都行!咱立个契,我每月来拉三回,咋样?”
杨永革还没应声,傻妞先喊:“行!”她抢过银子往怀里一揣,“以后豆腐都给你!”
王掌柜笑着点头:“爽快!我明儿就派马车拉黄豆来!”又叮嘱伙计,“把这两锅豆腐都装上车,小心点别碰碎了!”
村里人看着三锭银子,都眼馋得不行,七嘴八舌地说:“傻妞家发了!”“这豆腐竟能换银子!”
等王掌柜走了,傻妞抱着银子不肯撒手,往炕席底下一塞,拍了拍:“我的!”又转头对她娘说,“娘,咱别自己磨了,请两个壮劳力来!我要当掌柜的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