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。
点炉子看着有点困难呢?
宋云初上一世不仅没点过炉子,见都没见过。
但是不会也要试一试,刚才把大话都说出去了。
不就是炉子吗?
有什么难的?
难道比做手术还难吗?
宋云初一眼看见炉子旁边放着两块蜂窝煤球。
眼睛一亮这就是燃料。
宋云初用火钳子夹起煤球放进炉洞里。
正正好好,严丝合缝的。
原来这个炉子就是为了煤球量身定做的。
宋云初长见识了。
但是也要先在下面放引火的东西吧?
放上面引不着煤球。
宋云初又低头在炉子旁边地上找了找。
她找到几根小块劈材和几个散发着松油香味道的橘红色碎屑。
宋云初捡起一根碎屑,放在眼前看了看。
好像是传说中的引火神器——松树明子呢?
宋云初看过年代文,见过作者描述。
它是松树腐朽后的一部分,也叫做琥珀木。
松树明子油脂含量非常高,百姓很喜欢用它引火。
宋云初又用火钳子把蜂窝煤夹出来,把小劈材铺在上面。
再用火柴点燃松树明子,明子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,火苗也窜起好高。
哇!
好夸张。
宋云初小心翼翼的把它塞进劈材和炉箅子中间。
干劈材很快就点着了。
她用一块蜂窝煤压上,渐渐形成黑烟。
宋云初急忙放上大马勺。
哗!哗!
填上两舀子凉水,盖上锅盖,等水烧开,就能下挂面了。
宋云初看着炉子里熊熊燃烧的火苗。
呼!
她松了口气。
还行。
不愧是宋云初,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。
她夸了自己一句就站起来满厨房找东西,不能光吃清水面条啊?
有鸡蛋吗?
有青菜吗?
有葱花吗?
别看宋云初做饭不拿手,但是没养过猪,她吃过猪肉啊。
宋云初知道面条里放什么才会变的美味。
她找到鸡蛋,找到葱花,但是没找到蔬菜。
宋云初刚想进空间薅点,又想到爷爷在家呢,如果让他看见面里的蔬菜不好解释。
算了吧,放个鸡蛋就可以了。
宋云初洗葱,切好葱花,大马勺里的水就开了。
她掀开锅盖下面条,放葱花,哎呀,对了。
什么时候放鸡蛋?
现在放,还是过一会儿放?
宋云初想起以前煮鸡蛋,八分钟才熟呢。
现在放吧。
宋云初把鸡蛋打开放进锅里……稀稀的蛋清马上就凝固成了白色固体。
哈。
好像做化学实验似的。
五分钟后,面条熟了,但炉子里的火还着的挺旺呢?
咋办?
总不能把火浇灭吧?
宋云初一眼看见厨房案板角落里放着的水壶。
有了。
她转身接了一壶凉水坐在炉口上,烧开水。
ok!
回餐厅吃饭。
宋云初端着一碗葱花鸡蛋面走出厨房。
看了一圈。
嗯?
家里没有餐厅。
宋云初看见客厅靠墙放着的餐桌。
哦。
明白了。
客厅就是餐厅,功能二合一。
但是放桌子太麻烦,宋云初走去窗前的写字桌……就在这里吃一口吧。
她把饭碗放在写字桌上,拽过椅子坐好,夹起一筷子面条刚要放进嘴里,就看见爷爷从卧室出来了。
宋秀峰笑呵呵的问,“云初,面煮完了?”
“是啊,煮完了。”
宋云初举着筷子上的面条让他看。
“爷爷,您吃一口吗?我还放了一个鸡蛋呢。”
笑靥如花。
“我不吃。”
宋秀峰过来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说。
“你吃吧,没想到你真把面煮熟了?房子还没着火。”
他的心情看着很好。
唔?
爷爷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啊。
房子没着火?
宋云初不动声色的分析,难道原主以前做饭……差点着火吗?
嗯。
肯定是。
宋云初把面条塞进嘴里,边吃边说。
“爷爷,人都会进步的,我以前不会烧火,但不能总不会啊?其实很简单的。”
她又吹上了。
宋秀峰眉眼染着温暖的笑意,“确实,你确实进步了。”
这样多好,大声说话,大口吃饭。
云初以前总是多愁善感,心事重重,现在还爱笑了。
宋云初又问,“爷爷,给您买的衣服试了吗?穿着还合适吗?”
宋秀峰连连点头,“合适,衣服正好,你眼力不错,颜色也挺好,皮鞋四十二码的,穿着也正好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
宋云初又吃了两口面,发现对面的爷爷不说话,一直盯着她看。
不明所以,难免有些发毛。
宋云初摸了摸嘴边,“爷爷,怎么这么看着我?我脸上沾面条了吗?”
“没面条。”
宋秀峰摇头,“挺干净的,我等你吃完饭,跟我说说换亲的事情呢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