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:平庸化指令
世界在温柔地窒息。
异常并非以狰狞的面目扑来,而是像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,悄然弥漫,稀释着空气中任何过于活跃的成分。这是一种系统性的“平整”,旨在抹去突出部,将一切纳入安全、平庸、可预测的均值。
夜璃的“指触时光”按摩院迎来了一位新“客人”。他自称王医生,是社区新来的健康顾问,语调温和,笑容标准,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,像是刚从某种无菌包装里取出来。
“夜璃女士,社区记录显示您的客户满意度很高,”王医生用圆珠笔敲着记录板,发出均匀的嗒嗒声,“但也有一些……有趣的反馈。比如您偶尔会给出一些非常具体的……生活建议?”
夜璃的心微微收紧,面上却不动声色:“只是根据客人的身体状况,提醒一些日常注意事项。比如天气变化,或者注意防滑。”
“哦?防滑?”王医生的笔尖停顿了一下,笑容弧度精确不变,“很有趣。据我们了解,您的触觉诊断似乎偶尔会……超出常规生理学的范畴。有几位客人反映,您似乎能‘感觉’到他们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小不适,甚至……更抽象的东西?”
他的话语像柔软的棉絮,一层层包裹上来,试图闷熄那偶尔蹿起的灵视火苗。
“这只是经验积累下的直觉,医生。”夜璃平静地回答,手指无意识地蜷缩,那冰冷的锐痛感似乎又在隐隐作祟。
“直觉?”王医生轻笑一声,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“科学”权威,“很好的词。但有时候,过于敏锐的‘直觉’也可能是某种感知整合功能失调的表现,比如轻微的体觉失调综合征。大脑试图从有限的感官信息中过度解读,编织出并不存在的‘预兆’。这可能会给您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焦虑,也可能对客户造成误导。”
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,调出一份看起来非常专业的图表:“我这里有份简单的认知行为调节方案,还有一些舒缓神经的药物……社区可以免费提供。目的是帮助您……嗯……‘锚定’现实,减少那些不确定的、耗神的‘直觉’负担。您看,做个‘正常’的、快乐的按摩师,不是更好吗?”
建议是温和的,帮助是“免费”的,目的是让你“更好”。否定你的特殊,将其定义为需要矫正的“失调”,诱导你自我怀疑,主动选择平庸。世界维护程序的修剪,并非用刀,而是用关怀备至的规劝。
夜璃沉默着。她能“感觉”到眼前这个人形物背后那冰冷的、非人的逻辑——一种维护“背景稳定”的指令。她最终没有接受药物,但那份“认知行为调节方案”像一颗种子,被埋进了她的意识土壤。下一次指尖再传来预兆锐痛时,她是否会开始怀疑那只是自己的神经失调?
---
墨焰的“创新设计”被工地采纳后,他非但没有感到荣耀,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焦躁。那些他凭借莫名冲动添加的隐藏结构,被工头和老板当成提升效率、节省材料的“巧思”,甚至开始在其他工地推广。它们本应是为了抵御某种不可名状的冲击,如今却成了建筑公司宣传册上“结构优化”的噱头。
这种 misappropriation 让他恶心。
更让他不安的是那持续不断的地底震动。他借用了工地测量部的电脑和权限,偷偷调取了市政地质监测网络的原始数据——那些通常会被自动滤波算法当作噪音剔除的底层信息。
屏幕上,杂乱无章的波形被他用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的算法进行过滤、叠加、逆向重构。几天几夜不眠不休,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,咖啡杯在桌上凉了又热,热了又凉。他偏执地追逐着那规律的节拍,试图看清它的真面目。
终于,在屏蔽掉所有已知的自然和人为干扰源后,一个清晰的模式浮现出来。
震源深度:恒定十公里。
震波模式:高度一致,非自然。
发生位置:并非随机。
墨焰将过去一周所有轻微地震的震中位置标注在城市地图上。一开始是杂乱的点。但随着数据增多,他调整了时间序列和强度权重,一个令人脊背发寒的图案开始显现。
那些震中点并非无序散布。它们正在构成一个巨大的、缓慢旋转的几何图案的边界!这个图案复杂而精确,由无数交织的弧线和锐角组成,像一个巨大的魔法阵,又像一个超越理解的工程蓝图,正以整个城市为画布,从地底深处缓缓绘制。
它是什么?谁在绘制?目的何在?
他试图将发现上报给大学地质系和市防灾办公室。得到的回应是礼貌而冷漠的。
“墨先生,您的数据来源……似乎有些非正规?”地质系的教授在电话里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轻蔑,“您提到的这种图案,在统计学上很可能只是随机点的聚类错觉。我们的专业模型并未发现异常。”
防灾办公室的接线员则更加直接:“先生,请您相信政府的监控能力。如果真有异常,我们的专家会第一时间发现。您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了,建议多休息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