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逸与院领导,陪着一位肩扛将星,面容冷峻的中年男人走下舷梯。
总装,陈贵志中将。
一行人换乘军用越野车,在蜿蜒的山路中穿行,最终驶入了一座被彻底掏空的山体腹地。
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门缓缓开启。
一座无法用语言形容其宏伟的环形金属装置,如同一头蛰伏的远古钢铁巨兽,静静地沉睡在山腹的中央。
冰冷的金属管道如巨兽的血管般盘根错节,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冰霜,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低温与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。
这,便是“东方”灵枢。
几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工程师,神情肃穆地打开装置的一个端口,将顾逸他们带来的那个小小的集束线圈,安装了进去。
在这台庞然大物面前,那个线圈渺小得像一颗尘埃。
可现场所有人都清楚,今天真正的主角,就是这颗尘埃。
“东方”装置的总负责人,是一位戴着眼镜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,他亲自检查了所有接口,确认无误后,带领众人走进了总控制室。
“陈中将,过去十年,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九千七百二十三次点火实验。”
他看着身边神情严肃的陈贵志,声音有些干涩。
“国内最顶尖的院士专家,几乎都在这里流过汗,熬过夜。”
“希望今天,我们能见证一个不一样的结果。”
他坐到总控制台前,戴上耳麦,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。
“各单位注意,准备进行第九千七百二十四次点火测试。”
“注入反应物。”
一名工程师在控制台上按下按钮。
“报告,10mg氦3已注入反应室。”
“启动磁场约束。”
“磁场稳定。”
“集束线圈预热程序启动。”
嗡——
沉睡的钢铁巨兽发出一声低沉的轰鸣,那声音仿佛来自地心,让整个山体都随之轻微震颤。
装置中央,一缕淡蓝色的辉光凭空而生,那是被超强磁场死死摁住的氦气等离子体。
时间,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胶质。
控制室内的空气压抑到了极点,只能听见仪器运转的单调噪音和彼此沉重的呼吸声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死死锁在主屏幕上那条不断向上攀升的红色温度曲线上。
三千万度。
五千万度。
八千万度。
预热程序进行了整整三十分钟,每一秒都是煎熬。
终于,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温度曲线的数字,颤抖着跳过了一个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数字。
一亿度。
下一秒,屏幕上,代表聚变反应的指数,从一条平缓的直线,骤然变成了一根刺破天际的垂直标枪!
成了!
一直面无表情的陈贵志中将,紧绷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一个刚硬的弧度。
他紧紧攥住了拳头,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。
而他身边的装置负责人与其他工程师,则全都死死瞪大了眼睛,张着嘴,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,脸上写满了极致的紧张与狂喜交织的震撼。
主屏幕上,一个鲜红的数字正在飞速跳动。
10秒。
30秒。
1分钟。
整个总控制室,死寂一片,连仪器的嗡鸣都仿佛被这片沉重所吞噬。
所有人都像是被钉在了原地,化作了一尊尊凝视着屏幕的雕像。
“都站着干嘛,不累么。”
顾逸的声音很轻,却像一颗石子,精准地投入了这潭死水。
他不知从哪找了张椅子,已经舒舒服服地坐下了,姿态闲适得像是来电影院看一场冗长的文艺片。
陈贵志中将与身旁的装置负责人对视一眼,喉结滚动,都从对方血丝密布的眼中,看到了近乎偏执的亢奋。
“不坐。”
陈贵志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。
“站着,离见证历史更近一些。”
院领导重重点头,仿佛多说一个字都是对此刻的亵渎。
顾逸耸了耸肩,没再多劝,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手机。
时间,在每个人的心跳间隙中,被拉长到了极致。
当屏幕上的计时器,艰难地跳过“3600”这个数字时,控制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、牙酸般的抽气声。
一个小时。
稳定燃烧,一个小时!
这期间,工程师甚至按照预定流程,为反应堆补充了一次新的“燃料”。
陈贵志中将感觉自己的小腿肌肉已经彻底麻木,不是酸,也不是胀,而是一种失去知觉的僵硬,全靠一股意志力支撑着没有倒下。
身边的院领导,眼球干涩得如同要裂开,却依旧死死撑着眼皮,不敢错过哪怕一帧画面。
“报告!”
一名年轻工程师的声音,带着哭腔和无法抑制的颤抖,划破了寂静。
“装置累计放电……已超过七亿安培!”
“反应堆功率曲线,完美!无任何衰减迹象!”
这个数字,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