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指尖泪意未散,十年霜寒刺骨。
>江屿跪坐青石,白发垂落如雪瀑,倒映着庭院中流转生辉的玉光并蒂莲。
>布衣茶师一语“当归栖心处”,似谶似引。
>当晨曦穿透月洞门,照亮后院石像废墟旁那片荒芜的药圃——
>一粒深埋冻土、本该枯死的“千机藤”种子,正贪婪吮吸着昨夜滴落的冰泪残痕。
>江屿颤抖的手捧起那抹微不可察的嫩绿,
>苏雅素白旗袍的侧影,却在幼苗破土的微光中,于他掌心再次朦胧浮现。
---
栖心阁后院,死寂被强行缝合,空气里弥漫着清冽茶香、草木生息与淡淡的血腥气。玉光并蒂莲虚影悬浮半空,枯荣双蕊流转不息,无声昭示着某种跨越死生的平衡。月光流泻,映照着青石板上斑驳的血迹、散落的碎石,以及…那个跪坐在冰冷废墟旁、如同石化了的身影。
江屿。
他维持着昨夜最后伸手探向虚空的姿势,指尖微微蜷曲,凝固在虚空之中。那滴穿透青雾落于指尖、由十年霜雪孤寂凝成的冰凉“泪意”,早已渗入皮肤,只余下一丝寒彻骨髓的余韵,如跗骨之蛆,缠绕在灵魂深处,比归墟的永恒死寂更令人窒息。白发凌乱地披散下来,遮住了他大半张脸,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干裂起皮的嘴唇。胸膛之下,那颗沉雄搏动的心脏每一次收缩,都牵扯着心口流转的温润玉泽剧烈闪烁,仿佛要挣脱某种无形的枷锁,又仿佛随时会因这无边的悲恸而再次碎裂。
布衣茶师的话如同冰冷的烙印,刻在他混乱的识海:“魂归有路,莲影非虚。欲见故人颜,当归…栖心处。”
栖心处…栖心阁?这座她耗尽心血、筑起十年等待的囚笼?这满地碎石、这空悬莲影,就是她最终的“归处”?
绝望如同黑色的沥青,一层层覆盖上来,将他初醒时那点微弱的生机都浸染得沉重粘稠。他甚至没有力气去思考茶师话语中那点模糊的指引意味。世界在他眼中褪去了所有色彩,只剩下废墟的灰白与莲影的冷玉光泽。
“屿哥…” 陆离沙哑的声音打破了凝固的沉寂。他在茶引青雾和陈默器引的双重滋养下,内伤已稳住大半,此刻挣扎着挪到江屿身边不远处,却不敢贸然触碰。“苏雅姐…她最后的意念显化,说明她并未完全消散!茶师前辈的话…”
“闭嘴。” 江屿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,低沉压抑,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寒意。他甚至连头都没有转动一下,目光依旧死死钉在昨夜青雾消散、苏雅虚影颔首的地方,仿佛要将那片虚空看穿。
陆离喉咙一哽,剩下的话噎在口中,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。他看向另一边。
林晚秋正小心翼翼地扶着刚刚苏醒、气息依旧极其微弱的香婆婆,一点点给她喂着温热的清水。老人浑浊的眼睛半睁着,茫然地看着周遭的狼藉和空中那巨大的莲影,干瘪的嘴唇无声地翕动,似乎在念叨着什么。
杜衡那条被茶引青雾强行复位固定的右腿,此刻被林晚秋用撕下的衣襟和几块木板简单捆扎着。剧痛虽缓,但失血过多带来的虚弱让他只能半靠在廊柱下,脸色苍白如纸,豆大的冷汗依旧不时从额角滚落。他紧抿着唇,刚毅的脸上满是压抑的痛楚和对江屿状态的深深忧虑。
最紧张的当属陈默。他盘膝坐在老锁头身边,那只带血的手指依旧紧紧按在老人焦黑枯槁的手腕经脉上。指尖的幽蓝光芒 **[技抵·玖·器引·溯脉归源·残躯回春]** 如同风中残烛,明灭不定,却被他以惊人的意志死死维持着。他脸色惨白得吓人,鼻端和嘴角都挂着干涸的血迹,身体因过度消耗和精神高度集中而微微颤抖。老锁头嘴角溢出的暗金死气虽然被大幅遏制,脉搏也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,但终究…还吊着一口气。陈默不敢有丝毫松懈,他全部的意念都沉入那片被归墟金砂侵蚀的“废墟”中,用那微弱的蓝光,笨拙却执着地一点一点清理着盘踞在关键节点上的蚀痕。
布衣茶师静静地立在月洞门下,身影几乎与廊下的阴影融为一体。他枯瘦的手指缓缓摩挲着手中那盏光华内敛的万古同悲盏,盏底那圈泪痕水渍黯淡无光。他那双澄澈如深秋潭水的眼眸,无声地扫过院中每一个挣扎的生命,最后落在江屿死寂的背影上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叹息。
一夜煎熬。
当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,清冷的晨曦终于艰难地穿透栖心阁后院弥漫的悲伤与死气,斜斜地洒落下来。
光线最先照亮了月洞门旁那片石像的废墟。冰冷的碎石在晨光下泛着惨白的光,无声控诉。接着,光晕移动,照亮了废墟边缘、紧邻着后院回廊下方那片小小的区域——那是苏雅十年前亲手开垦的药圃。
十年等待,客栈主人无心莳花弄草,药圃早已荒废。土壤板结龟裂,覆盖着厚厚的枯枝败叶和经年的尘埃,一片死寂的灰褐色。几株早已枯死的药草残骸如同扭曲的黑色骸骨,凄凉地戳在冻土里,诉说着被遗忘的时光。唯有几簇生命力顽强的杂草,在角落缝隙里苟延残喘,透着一丝不合时宜的绿意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