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云正再思索,持剑立在一旁的赵统(赵云之子)则不悦:“古人云: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,君父今可渡黄河奇袭魏国河东郡,河东即下,曹魏必定朝野震动,届时丞相、魏延两路大军再一股作气,天下大定矣!”
赵云斥责赵统:“今,陛下顾虑臣等安危,已令吾等先行撤军,丞相、魏延再行撤军,已解荆南危机,吾军孤军深入敌后,另两路大军若先撤,吾等十死无生也,老朽死得其所,可怜这些追随健儿……”
乃命骑兵部队按原路折返回,退入汉地。
而在新野前线,姜维正带领一队人马试探性进攻西侧魏军军营,诸葛亮则寻觅一小路,遣一军绕过新野城直插敌后,欲断魏军粮草辎重供给。正当姜维架起高耸直入云端之云梯,设好发射攻城锥之床弩,正欲攻取新野西侧魏军军营时,探马来报,魏吴已结成同盟,江陵方向变故,陆逊率七八万大军袭取荆州,荆州牧黄权正苦苦抵挡,陛下让诸葛亮大军立即撤军回援荆州。
姜维乃命廖化监军,不可轻动,独自一骑寻到丞相帐下。
姜维愤愤说道:“今四年之功,毁于一旦,下次北伐不知何年何月也!”
诸葛亮忙宽慰道:“吴国正攻伐荆南各郡,荆州若失,我军费尽全力攻下新野、宛城又有何益哉?不如早早退却,援助公衡(黄权)镇守荆州,击退东吴来犯之敌……,今赵云已成功撤离魏地,吾心无虑也。”
乃命姜维引一军在撤军路线上险要之处设伏断后,自己则与廖化、向宠、郭攸之等将领拔营先行南撤。
邓艾等魏将见诸葛亮拔营南归,意欲追击,却被司马懿劝阻:“今,诸葛亮虽撤退,然秩序井然,不急不缓,恐早有埋伏,诸将先把守好各城寨,吾自引一军远观之。”
只见司马懿与邓艾亲引一小队人马,前往探查。
邓艾又谏:“可焚要道旁密林,若有蜀军设伏,可破之!”
司马懿:“不可,今秋风已至,天干物燥,如若放火焚毁山林,火势将连绵不绝,一来殃及郊外数座大营。二来新野一带百姓耕作起居亦受影响。
邓艾听后,颇为丧气。
三日后,诸葛亮已引北伐大军回至襄阳,先速遣姜维、廖化率数千精骑乘船南渡长江驰援江陵等要地,自则率大军修整完毕后,前往江陵城。
陆逊听闻诸葛亮大军已从新野撤军,现已到襄樊一带,还遣姜维率铁骑驰援荆州,无奈让攻伐长沙、桂阳等地的吕岱、留略等将领暂停攻城,将人马撤回。
就此,东吴背盟袭取荆州落下帷幕。此番东吴袭击荆州不仅未进寸土,反倒折损上万士卒,空耗钱粮,东吴孙权心痛不已,虽未责罚,陆逊等将领亦自贬一级。
却说潼关战场,魏延收到赵云已撤回渭水南岸所属汉地,丞相也已南归荆州,汉军细作秘报曹魏数千骑兵星夜驰援潼关的消息后,亦命令士卒拆除攻城器械,推平攻城土山,回营歇息。
而曹爽因上次惨败于潼关前,已对炎汉军队心生恐惧,未敢命郭淮追击魏延,只能乞盼援军早日到来,自身好能重返洛阳,享受酒肉、人伦之乐。
就这样,这场燃遍雍州、荆州的大战最后竟以东吴背盟,炎汉主动撤退而告终。
时间又过了一个月,成都大殿内正举行此次作战经验、教训汲取大会。
皇帝刘禅首先发话:“昔日大战,诸将已同心戮力,吾等虽虑东吴有背盟风险,亦给荆州牧黄权兵马数万驻留荆州,未敢倾巢而动,然大汉虽国力日盛,终究双拳难敌吴魏两国四手。三路进攻大军未曾受损,荆州郡县一城未被敌军所占,皆众将之功也!朕心甚慰……”
乃欲赐锦帛、财物赐予众将。
诸将弗受。
赵云拜曰:“昔三路大军伐魏,尺寸之功未立,空耗钱粮,士卒疲敝,军械受损颇多,百姓苦于军旅,皆诸将之过也,陛下不忍责罚吾等,已是天恩浩荡,怎敢还收受钱帛?”
诸葛亮:“骠骑大将军赵云所言在理,今有强敌恶邻环于外,农桑贸易之事急于内,皆亟需用钱也,陛下应赏罚分明,不宜讨诸将欢心,行恩赏之事。”
刘禅:“善,乃依丞相言,先前炎汉国力只稍强于魏国,今魏吴两国阴盟,炎汉恐难以攻取寸土,诸将现有何良策?”
姜维:“此次三路大军伐魏无功,皆因东吴背盟炎汉,竟遣数万大军偷袭我荆州,虽被吾军识破诡计,遣兵所阻,然终是腹腋之患也,陛下应以东吴背盟为口实,派大军水路并进,先攻夏口,后占建业,灭亡东吴,枭首孙权,则魏国失一强援,必被汉所灭!”
蒋琬:“不可,先前我大军伐魏,吴助魏之;可料明日炎汉伐吴,魏必助之,十有八九又劳而无功……”
刘禅:“蒋琬所言合乎情理,伐吴之事宜暂缓。汉强,则魏吴联盟,魏强,则汉吴结姻,乃弱者生存之道也,先前孤所虑疏忽,以致劳而无功”
雍州牧魏延道:“依臣之计,应遣上将数名,率一劲旅东渡渭水、而后北渡黄河,进取河套,连横羌胡、鲜卑、匈奴各部袭取晋阳、雁门、西河等地,晋阳即下,天大之势定矣!”
刘禅:“此乃旧计尔,先前骠骑大将军赵云已施过矣,赵云亦言此进兵路径过于凶险,兵多则行动迟缓,兵少则难以攻取魏国坚城,即便攻占亦无兵可守。况如无别军吸引魏军主力,魏军一旦察觉汉军动向,必重兵必围之,汝当奈何?”
魏延:“兵行险着,如按部就班一城一地攻之,耗时二十载亦未必能一统天下,待到后期,名将或已凋零,恐有心无力矣……还望陛下三思。”
刘禅心里暗道:“魏延啊,此计莫不是子午谷奇谋之翻版?”
诸葛亮:“魏延此计甚妙,然陛下所虑皆合乎情理,为今之计:炎汉仍需继续兴修水利,广植农桑,沟通贸易,静待天下有变……乃攻伐魏吴两国”
刘禅暗自在心中揣摩:“待天下有变?还不是让吾等守株待兔?唉,然除此之外皆无其他良策,”
刘禅:“就依相父所言,继续兴修水利,广植农桑,内取信于民,外广交异族、拓展贸易,静待天下有变!”
众将:“陛下英明,皆听圣命。”
今后天下若何有变,请听下回分解!
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