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深知刘巴是难得的人才,想把他推荐给刘备,可刘巴却并不领情,选择逃往岭南,之后又辗转来到了成都。
在刘璋手下时,刘巴倒是忠心耿耿,刘备刚入川时,极力劝阻刘璋接纳刘备的部下中,就有刘巴。
他当时的说法和黄权差不多:“(刘备)是雄才大略之人,必定会成为祸患,不能让他进来啊。”
可惜造化弄人,刘璋投降后,经诸葛亮推荐,刘巴最终还是成了刘备这位“雄主”的臣子。
在刘备手下为官,是需要实实在在做事的(像许靖这类“吃闲饭”的除外)。
说来有些滑稽,据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当时的“蜀中丰富”,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地区,成都更是繁荣昌盛,然而,刘备成为益州新主人后,因为赏赐手下文臣武将过于大方,竟让富庶的益州陷入了财政危机。
《三国志》中有记载,为了犒赏部下,刘备出手极为阔绰。赏赐按照功劳大小分为不同等级,最高一档的诸葛亮、法正、张飞、关羽四人,每人获赐黄金五百斤、白银一千斤、钱五千万、锦缎一千匹。
金银还好计数,单是这五千万钱,就是个天文数字。据东汉《食货志》记载,汉桓帝时,一石(一百二十斤)米的价格是五十钱。汉代的一斤约合如今的二百五十克,一石就相当于如今的六十斤。
五千万钱,能买六千万石米,按照现在的米价,一斤大米大概三元五角,五千万钱换算下来,接近一点三亿人民币,绝对能让人实现“财务自由”!
可想而知,即便刘璋留下的府库再充盈,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。大量的财富猛然流入私人手中,政府的财政顿时出现了困难,甚至影响到了军队建设,造成了“军用不足”的局面。
当时天下远未太平,曹操已经在进攻汉中,“军用不足”的困境,着实让刘备集团头疼不已。
在功臣们看来,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就在于“钱”,他们给出的办法是“铸直百钱”。
也就是铸造一种新的货币,一枚新币相当于当时流通的一百钱,然后“令吏为官市”,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这种新货币。
刘巴也因此得到了刘备的信任,后来刘备的各种文诰策命,大多出自刘巴之手,这就是很好的证明。
用现代的话来说,“铸直百钱”其实就是当局故意实行货币贬值,通过增加货币投放来建立新的物价秩序,顺便搜刮民间财富。
这无疑是一副副作用很大的“猛药”,并非每次都能奏效。但对于即将面临汉中之战的刘备集团而言,“数月之间,府库充实”的结果,远比那潜在的副作用重要得多。
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