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满!快起床!兰娇娇在喊‘要方案’!说教授拿着小本子蹲在它旁边,都快把花盆盯出洞了,就等咱们的专属方案呢!”
“专属方案?”林小满一骨碌爬起来,窗外的晨光刚漫过宿舍阳台,楼下的绿萝晃着藤蔓,语气里带着点“小骄傲”:“早啊小满!我刚才听路过的鸽子说,教授昨晚没睡好,半夜起来给兰娇娇盖小毯子,结果把叶片闷得发潮,今早一醒就赶紧给你发消息,生怕再出岔子!”
李婷抱着个热腾腾的煎饼跑进来,嘴里还嚼着,手里举着一摞资料:“快吃!我把蝴蝶兰的资料都打印出来了!从品种分类到施肥配方,连不同季节的养护差异都标红了,咱们今天可得给教授整个‘私人定制版’方案,省得他再瞎琢磨!”
林小满抓起资料就翻,帆布包里的多肉还在碎碎念:“兰娇娇说了,它要的不是普通方案,是‘公主级’待遇!比如浇水要选上午十点,水温得跟室温一样,施肥要稀释到1000倍,连通风都得是‘微风拂过’,不能是‘狂风乱吹’,这花也太娇气了!”
“你别总说兰娇娇娇气,”林小满笑着戳了戳多肉的叶片,“人家本来就是热带植物,到咱们这儿来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都得将就它,就跟南方人到北方过冬得穿羽绒服一样,不适应肯定出问题。”
两人拎着资料包往公交站跑,刚出校门,路边的老梧桐就晃着叶片“报信”:“哎哟!你们可算来了!教授抱着兰娇娇,还带了个穿中山装的老教授,说是教园艺的,想跟你们‘交流交流’!兰娇娇在花盆里跟我吐槽,说老教授刚才摸它叶片,还说‘这花缺肥’,它急得直晃花苞,怕老教授给它瞎施肥!”
“园艺教授?”李婷瞪大了眼睛,“这是来‘考察’咱们的吧?咱们可得好好准备,别露怯!”
“放心,”林小满拍了拍资料包,“咱们有资料,还有兰娇娇自己‘说’需求,肯定比老教授的经验还准!”
到花店时,门口果然站着两个人——张教授身边跟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,手里拿着个放大镜,正蹲在兰娇娇旁边仔细看,兰娇娇的叶片微微发颤,像个被老师抽查作业的小学生,小声跟店里的老兰花“求助”:“姐姐,他是不是要给我瞎施肥啊?我不要浓肥,会烧根的……我要稀释的兰花专用肥,两周一次,还得绕开根须,你快跟小满说!”
“王教授,这就是我跟您说的林小满同学,”张教授赶紧迎上来,“她特别懂植物,我这蝴蝶兰之前快死了,就是她救回来的!”
王教授推了推眼镜,语气里带着点“学术严谨”:“小林同学,我刚才看这盆蝴蝶兰,叶片油亮但没光泽,花苞脱落,应该是缺肥加环境不适吧?你觉得该用什么肥?浓度多少合适?”
林小满刚想开口,就听见兰娇娇“着急”的声音:“不是缺肥!是教授给我浇了浓肥!上周他听花店老板说‘兰花要多施肥’,就给我浇了没稀释的肥,我根都快烧了,才掉花苞的!”
“王教授,您说的有道理,但这盆蝴蝶兰的问题不是缺肥,是肥害加低温,”林小满蹲下来,用小铲子轻轻扒开盆土表层,露出一点发白的根须,“您看,这根须有点发白,就是上周浇了浓肥烧的;再加上之前放空调直吹,温度不够,才会掉花苞。”
王教授愣了愣,凑过去看:“还真是!我刚才没注意根须,只看了叶片,还是你观察得仔细!那你觉得该怎么救?”
“得先‘解肥害’,再调环境,”林小满一边说,一边翻开资料,“第一步,用清水灌根,把盆土多余的肥冲掉,连续灌三天,每天一次;第二步,换疏松的植料,蝴蝶兰用水苔加树皮最好,保水又透气,普通盆土不透气,容易烂根;第三步,温度控制在18-25℃,中午晒太阳的时候拉薄窗帘,避免直射,下午通风的时候开点窗,别让风直吹。”
兰娇娇晃着叶片,补充“需求”:“还有施肥!要兰花专用肥,稀释1000倍,两周一次,浇在植料边缘,别沾到根须;浇水要选上午十点,自来水晒两天,绕开叶心,不然会烂心;晚上别给我盖东西,会闷坏的!”
“这些细节也得写进去,”林小满跟李婷说,“把浇水时间、水温、施肥浓度、植料配比都标清楚,再画个示意图,比如水苔怎么铺,树皮放多少,教授一看就懂。”
李婷赶紧拿出笔记本,笔尖飞快地动:“收到!浇水:上午10点,晒2天的自来水,绕开叶心;施肥:兰花专用肥1:1000稀释,每2周1次,浇植料边缘;植料:水苔70%+树皮30%,轻轻包裹根系,别压实……”
周明推着小推车来送水苔和树皮,刚好听见,笑着说:“你们这方案也太细致了!比我妈给我列的‘高考复习计划’还详细,教授肯定能学会!”
王教授看着李婷写方案,忍不住点头:“你们这方法好,既有理论依据,又有实操细节,比我之前给学生讲的还清楚!我家里也有盆蝴蝶兰,总掉花苞,回去也按这个方案试试,说不定能救活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