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保局的车队刚停在解放大道路口,林小满就感觉到身边的老梧桐瞬间“精神”了不少——叶片微微颤动,像是在伸懒腰,耳边传来它带着期待又有点紧张的声音:“……来了来了!穿制服的终于来了!小丫头,你可得把话说清楚,别让他们打太极!”
林小满强忍着笑,心里吐槽:“这梧桐比我还紧张,跟见家长似的。”她表面上保持专业,和团队一起迎上去。为首的是生态科王科长,四十多岁,戴着眼镜,手里拿着他们提交的补充报告,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:“林小满女士,还有你的团队,辛苦你们了。我们今天来,就是要实地核实你们反映的问题,希望你们能配合我们的工作。”
“没问题!”林小满点点头,侧身让出位置,“王科长,我们先带您看看这棵树,它是解放大道梧桐受损最严重的一棵,叶片积尘、油膜和焦枯都很典型。”
王科长跟着她走到老梧桐下,刚靠近就皱起了眉:“这空气确实有点呛人,树叶上的灰也太厚了。”他伸出手摸了摸叶片,指尖立刻沾了一层黑灰,还带着点黏腻感,“这是……油膜?”
“是的,”林小满立刻接过话头,“这是汽车尾气中的油烟和挥发性有机物凝结形成的,会堵塞叶片气孔,影响光合作用。我们已经采集了叶片和土壤样本,检测报告显示,PM2.5峰值达167微克/立方米,NOx超标37.5%,铅、镉等重金属也严重超标。”
刘宇立刻递上检测仪,开机放在树下,屏幕上的数字很快跳到139微克/立方米:“王科长,现在还不是早高峰峰值,但已经超标近一倍了,早高峰时能达到160以上。”
王科长看着检测仪上的数字,又看了看手里的检测报告,脸色越来越凝重。老梧桐在旁边“适时补充”:“……王科长,您可得为我做主啊!我在这儿站了三十年,以前夏天树荫能遮半条街,现在叶子都长不齐,根还被重金属污染得发疼,再这么下去,我真撑不住了!”
林小满不动声色地把梧桐的“诉求”转化为专业表述:“王科长,您看这棵树的根系附近,有明显的车辆碾压痕迹,土壤板结严重。我们检测发现,土壤中的铅含量超标2.5倍,这对植物根系伤害很大,会导致新根萌发困难,甚至影响树木的稳定性,遇到大风天气有倒伏风险。”
陈阳立刻拿出土壤采样器,在梧桐根部挖了一小块土,放在透明袋里:“您看,这土壤颜色偏黑,板结坚硬,和正常的园土差异很大,里面吸附了大量尾气污染物和路面扬尘。”
周围渐渐围了不少围观市民,之前接受过他们采访的遛弯大爷挤过来说:“王科长,我作证!这解放大道的空气是越来越差了,我家小孙子在附近上学,天天回来都咳嗽,医生说是呼吸道敏感,跟空气质量有关。以前早晚都有洒水车来,现在好几天都见不到一次,灰尘大得很!”
“是啊!”另一位大妈也附和,“我每天在这儿跳广场舞,都得戴口罩,不然呛得喘不过气。这些树也可怜,叶子上的灰从来没干净过,看着都心疼。”
市民们你一言我一语,把对空气质量的不满和对洒水车的诉求都说了出来。王科长一边听一边点头,脸色越来越严肃:“大家的诉求我们都听到了,也看到了。林小满女士,你们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,而且比我们预想的更严重,我们会高度重视。”
他转身对身后的工作人员说:“小李,你带几个人,沿着解放大道分五个点位检测空气质量和土壤样本,和林女士他们的数据做对比;小张,联系市政部门,询问最近的洒水频次和绿化养护情况;小王,记录下所有受损树木的位置和状态,回去做统计。”
“收到!”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,拿着设备分散到各个点位。林小满和团队也跟着帮忙,李婷负责拍照记录,陈阳协助检测,刘宇整理数据,林小满则陪着王科长继续查看其他梧桐。
走到路口那棵叶片畸形的小梧桐下,王科长看着扭曲发黄的叶片,皱着眉问:“这棵树怎么回事?叶片怎么畸形了?”
“这是重金属污染导致的植物畸形,”林小满解释道,“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影响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激素合成,导致叶片畸形、发黄。我们检测过这棵树的土壤,重金属含量比其他地方更高,因为它离路口最近,受尾气和扬尘污染最严重。”
小梧桐的声音带着点委屈:“……王科长,我好惨啊!长出来的叶子都是歪的,小朋友们都笑我丑。我想长得绿油油的,不想变成畸形树……”
林小满心里一软,补充道:“这棵树才五岁,正是生长旺盛期,却因为污染变成这样,要是不及时治理,可能永远长不大,甚至会枯萎。”
王科长点点头,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:“这些情况我们都会记录在案,回去后会立刻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整改方案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