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大会儿,外面有人喊,周济民将送来的三十斤以及两个木桶都给浸泡上了,这才回到自己屋子里。
第二天周济民早起将稀饭煮好,才去大队部借了自行车去镇上买石膏。
尹春娇起来的时候王秀秀正在扫院子,有了昨天那一段,王秀秀对尹春娇明显亲近了一些,看到她就喊了一声妈。
大概是天天被人喊妈喊习惯了,尹春娇现在对妈这个字已经免疫了。
她一边在那舒展身体一边道:“这几天我要做豆腐,你跟着我学,学到手里就是一门手艺。”
王秀秀十分惊讶:“妈,你、你愿意教我?”
在王秀秀看来,这门手艺婆母肯定不会传给自己的。
“嗯,你不想学?”真不想学她肯定也不会强求的。
“不不不,我想,我想学。”王秀秀脑子转的非常快,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是自己会这么手艺了,回家后可以做给家里人吃,这样她回去打个秋风什么的,父母跟哥嫂应该也不会太为难他们一家。
甚至想到要是可以把这个手艺传给娘家,到时候她把丈夫和女儿带回去,父母看在手艺的份上,应该也不会太给脸色。
尹春娇:“我也要教老二,你们夫妻俩一起学,要是你考上大学了,我希望你们能一起去,凭着这个做豆腐的手艺,看能不能在你们学校食堂给老二谋一个临时工的工作。”
“工资低点都无所谓,你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才最重要。”
尹春娇虽然说不想管,但眼看着老二这两天时不时看着媳妇跟孩子走神,她还是没忍住插手了。
周济民是这个家里最值得被善待的那个。
上次做豆腐的时候她就没有要避着王秀秀,倒是王秀秀这个人老实,不该看的也不乱看。
听到婆母这么说,王秀秀十分惊讶,随即也是满脸惊喜。
她怎么没想到呢。
“好,谢谢妈,我跟济民会好好学的。”
尹春娇点头,继续舒展身体,昨晚上打架带来的后遗症,浑身哪儿都不舒服,但又没有到那种不能忍的地步。
国人是最能忍的,不管是病还是说痛,不到忍不了的时候都忍着。
王秀秀快速把院子扫好,回去看了下女儿,小家伙还在睡着,她又忙不迭的去厨房了。
尹春娇拉伸好了,见她去了厨房就道:“煎个豆腐,倒点油,把豆腐切块煎一下,再抓一把萝卜菜进去多炖会儿。”
“好的妈。”王秀秀很高兴。
等豆腐煎好了,就有两个妇女在门口喊:“二嫂,二嫂……”
尹春娇走了出来,是周立国的妹妹以及方来的孙媳妇。
都是“关系户”。
一看到来的是这两人,尹春娇就猜到了周立国的心思。
周立国明显的是想让这两人来偷师的。
她倒也不生气,他们只要还在周家坳,就需要周立国的支持,所以给他点甜头她也是愿意的。
大家不过都是相互利用而已。
周立国的妹妹叫周萍,平时也看不惯尹春娇的为人,但昨晚就得到了他哥的“指点”,所以这会儿自然亲切。
她要是学到手了,那自己以后在婆家的地位就更不一样了。
“二嫂,我们来拿黄豆。”
“在屋里,你们自己去挑走吧。”尹春娇指着堂屋。
两个人哎了一声就走了进来。
她们都带着扁担,昨晚上的三十斤黄豆浸泡一夜后都变成了白白胖胖的,那层皮都脱了了。
尹春娇用手一碾,黄豆就分成两半了。
“磨豆浆会吧?”尹春娇问。
“会的。”
“要磨细细的,不能有颗粒。这样的勺子,大概七八里黄豆跟水要装满一一瓢。”
尹春娇手里拿的就是木头勺子,就是现代常见的那种。
“知道了二嫂,你放心,我们肯定细细磨。”
“嗯,那麻烦了。”
“二嫂,你家做的什么啊,这么香。”
“豆腐。”
“真羡慕。”周萍道。
“你们家晚上肯定也能吃到。”第一批出来的肯定都是分给一些关系户。
周萍没说话了,跟方新华一起挑着担子走了。
王秀秀喊吃饭,老三周济怀还没起来,尹春娇也不喊她。
她像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天天都睡不够,但还是要起来。
这是冬天,又不是农忙的时候,小孩正在长身体,睡就睡吧,总比他出去疯完回来一顿三大碗强。
他们以前有一句俚语:早早睡,暗暗(土话迟的意思)起,一天能省两升米。
说的就是冬天不干活的时候。
“老二还没回来,老三还没起,就放在锅里吧。”尹春娇道。
王秀秀暗道,看,婆母还是宠小叔子的。不过现在也会为她丈夫着想了。
周济民回来的时候将十斤的石膏交给尹春娇,就赶紧去吃饭了。
尹春娇趁着那些人还没来,就让周济民把锅洗干净,放进水:“今天天气好,烧点水把衣服洗洗。”
周济民:“等下做豆腐不就有热水了吗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