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卷:灼刃归鞘
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往如烟
深秋的雨,淅淅沥沥落在光明之家的玻璃穹顶,模糊了窗外的向日葵花田,却让室内更显静谧。苏晚晴坐在书架前的地毯上,身后堆着几个樟木箱,指尖拂过一排装订整齐的旧文件——那是苏氏重整初期的全部资料,有资产清查的明细、债务谈判的记录、员工的请愿书,还有父亲留下的最后几封家书。纸张边缘泛着陈旧的黄,指尖划过,能摸到当年反复折叠留下的硬痕。
“在整理旧物?”陆承渊撑着一把黑色雨伞走进来,身上带着淡淡的雨意与松针清香。他将伞靠在门边的伞架上,弯腰脱下沾着泥点的皮鞋,走到她身边蹲下,目光落在文件上,“这些,都是你当年咬牙坚持的见证。”
苏晚晴随手翻开一本蓝色封皮的债务谈判记录,纸页上满是红色的批注,有些地方被泪水浸染得发皱,字迹都有些模糊。“那时真难啊,”她轻声笑了笑,眼中却没有丝毫苦涩,只有历经岁月后的淡然,“每天睁开眼就是催债的电话,办公室的座机、我的手机,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。车间里人心惶惶,连跟着父亲干了二十年的老会计,都偷偷来找我打听‘苏氏是不是要倒了’。”
她指尖停在一页谈判纪要上,上面用铅笔标注着“最低可接受额度”,数字少得让人心酸。“为了这笔三千万的贷款,我前前后后跑了银行十五次。最后一次,行长避开我接了个电话,我听见他说‘一个小姑娘,撑不起这么大的烂摊子’。”苏晚晴合上书,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,“那天我抱着父亲的遗像,在办公室坐了一整晚,窗外也是这样的雨。我对着遗像问他,我是不是做错了,是不是不该固执地守着苏氏。”
那些日夜,如同褪色的老电影,在脑海中清晰闪过——为了凑齐车间复工的紧急资金,她抵押了父亲留下的城郊庄园,那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,有父亲亲手种的蔷薇,有她和陈敬之叔叔一起搭建的秋千;为了挽回被竞争对手挖走的核心技术人员,她在对方小区楼下守了三天三夜,雨天就撑着伞站在单元门口,冻得手脚发麻,最后用诚意打动了对方;为了应对“暗鸦”余党的威胁,她曾孤身一人前往东欧谈判,口袋里揣着秦峰硬塞给她的防身喷雾,心里怕得发抖,脸上却要装出镇定的模样。
“我还记得,你第一次去欧洲谈合作,回来的时候瘦了整整八斤。”陆承渊抬手,轻轻拂去她发间沾染的纸屑,语气里满是心疼,“我去机场接你,你穿着一身不合时宜的厚西装,眼底全是红血丝,却笑着递给我一份合作意向书,说‘我们迈出第一步了’。”
苏晚晴抬头看他,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:“那时候你还没正式加入苏氏,只是以顾问的身份帮我。我都不知道,你为了帮我打通欧洲的供应链,悄悄抵押了自己的海外资产。”
“你从来都只报喜不报忧。”陆承渊握住她的手,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,“有一次,你为了处理厂区的恶意破坏事件,三天只睡了四个小时,最后在会议室晕倒,还是秦峰把你送到医院的。可你醒了之后,第一句话还是问‘设备有没有事,会不会影响生产’。”
陈敬之端着两杯热茶走来,脚步放得很轻,生怕打断两人的回忆。他将茶杯放在旁边的矮几上,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上,看着那些旧文件,眼中满是感慨:“我还记得,当年得知你接手苏氏时,心里满是担忧。你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姑娘,要面对那么多烂摊子——濒临破产的企业、虎视眈眈的对手、还有‘暗鸦’留下的隐患,我真怕你撑不下去。可没想到,你比我们想象中坚强得多。”
“是你们给了我力量。”苏晚晴拿起一杯热茶,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眼眶,“若不是你藏着核心技术,在海外潜伏二十年,苏氏根本没有翻盘的资本;若不是陆承渊默默支持,帮我搭建团队、拓展市场,我早就被现实打垮了;若不是秦峰拼死守护,一次次帮我清除隐患,我可能都走不到今天。”
她顿了顿,从樟木箱里翻出一叠泛黄的信纸,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几封家书。“这是父亲在我出国读书时写的,他说‘晚晴,做人要守得住初心,扛得起责任,就算前路坎坷,也要记得为什么出发’。”苏晚晴轻声念着,声音带着轻微的哽咽,“我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,就会拿出来看看,想起他的话,就觉得又有了力气。”
秦峰从外面进来,身上沾着些许泥点——他刚冒雨检查完花田的排水系统,怕积水淹了向日葵的根系。“雨下得有点大,我已经让工人加固了排水沟。”他解释道,看到桌上的旧文件和家书,也顺势坐在了地毯上,背靠着书架,“这些都过去了。现在的苏氏,现在的光明之家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苏晚晴看着秦峰,想起当年他为了保护厂区,带着安保团队彻夜值守,脸上添了好几道伤疤;想起他为了追查“暗鸦”余党,千里迢迢奔走海外,几个月不着家,回来时瘦得脱了形,却只轻描淡写地说“没事”;想起光明之家的安安生病,他放下手头的紧急工作,连夜开车送安安去市区的医院,守在病床前一夜未眠。那些曾经的惊心动魄、艰难困苦,如今都已沉淀为彼此心中最珍贵的羁绊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