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数月的高强度勘探、基地建设以及与银星商会暗流涌动的博弈,如同一张不断拉紧的弓弦,即使是最坚韧的战士和法师,神经也绷到了极限。帝国高层的关注带来了更严格的审视和更复杂的局面,但也随之推行了更规范的轮换休整制度。当第一批为期两周的短期休假名额最终下达,看到莱恩团队四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时,即便是平日里最沉静的莱恩,心中也悄然松了口气。
再次穿越那光怪陆离、充满能量乱流的位面裂隙,感受从身心层面传来的熟悉的挤压与撕扯感,当双脚终于踏上帝国本土奥克塔维亚那坚实、却魔法氛围相对“稀薄”的土地时,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四人心中蔓延。皇家奥术学院那标志性的高耸尖塔依旧切割着天空,流动的魔法辉光与空气中弥漫的陈旧羊皮纸、魔法墨水与千种草药混合的独特气味,一切似乎都与他们离开时别无二致。
然而,落在他们这些刚刚从蛮荒异星归来的开拓者眼中,这座熟悉的象牙塔却笼罩上了一层不同的滤镜。它依旧神圣,依旧充满智慧的回响,但更像是一个庞大帝国机器中精密而重要的齿轮,一个为前线输送知识与后备力量的宁静后方。他们见识过双阳照耀下无垠的原始森林,感受过覆盖整个位面的神秘“心跳”,亲手规划过湖畔家园的蓝图,也与外壳坚硬如水晶的蝎形生物殊死搏斗过。相比之下,学院里为了一个理论模型争得面红耳赤,为了一次考试成绩忧心忡忡的氛围,此刻竟让他们感到一种微妙的疏离与不真实感。
“嘿,”艾伦用力踩了踩脚下打磨得光滑如镜的石板路,发出沉闷的响声,他环顾四周那些行色匆匆、脸上挂着学院派特有的专注或稚嫩焦虑的年轻学徒们,粗声粗气地感慨,“咋感觉……怪别扭的。好像咱们是从哪个山洞里钻出来的野人,突然进了大老爷的宴会厅。”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背上那面布满战斗痕迹的盾牌,这是他在晨曦之星最亲密的伙伴之一。
莉莉轻轻挽住他结实的臂膀,感受到他肌肉下意识的紧绷,柔声解释道:“是因为我们经历的不同了,艾伦。” 她的目光掠过图书馆那巨大的拱形窗户,那里曾是她耗费无数个日夜汲取知识的地方,但此刻,她脑海中更清晰地浮现出晨曦之星基地里那堆积如山的物资清单、宁神花培育数据表,以及莉莉精心绘制的、标记着未来家园位置的湖畔地图。
维克多则站在稍前的位置,优雅地深吸了一口帝都“清新”却缺乏那股原始生命活力的空气,细致地整理了一下因传送而略有褶皱的衣领,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、带着距离感的嘲讽:“熟悉的、无处不在的算计与权术的味道,倒是丝毫未变。只可惜,能量的浓度贫瘠得令人惋惜。” 海森伯格家族那装饰着家族纹章的华丽马车早已静候在传送区之外,但他并未立刻离去,而是选择先与同伴们一同返回学院区——这个决定本身,就暗示了他内心某些优先级的变化。
他们的回归,在平静(或者说沉闷)的学院生活中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。“晨曦之星开拓者”、“位面发现者”、“优化阵列的设计师”……这些头衔随着第一批成果的送回、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以及军方隐约传来的青睐,早已在他们的学弟学妹和部分教员中流传开来。一路上,有人投来毫不掩饰的敬佩目光,有人带着强烈的好奇远远打量,当然,也不乏一些隐藏在廊柱阴影或窗扉之后、带着审视、嫉妒乃至算计的复杂视线。
四人首先去见了奥鲁导师。老导师在他的办公室里,堆满书籍和卷轴的天地中见到他们,尤其是看到走在最前面的莱恩时,镜片后的眼睛瞬间迸发出激动的光芒。他绕过书山,用力拍打着莱恩的肩膀(力道之大让莱恩踉跄了一下),声音因兴奋而有些发颤:“好小子!干得真是漂亮!你那套阵列原理的初步报告我刚拿到就连夜看完了,妙啊!简直是往一潭死水里扔下了一块巨石!阿尔瓦那个老顽固,哼,这几天在评议会上脸黑得跟坩埚底似的!” 他热情地拉着莱恩询问细节,又絮絮叨叨地分享了学院近期关于他理论的争论动态,以及对莱恩那份即将作为毕业课题报告的、更系统论述的殷切期待。
与奥鲁导师近乎澎湃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,拜访艾尔默大师则更像是一次洗礼灵魂的、充满隐喻的精神之旅。大师那间外表普通、内里却塞满了各种奇形怪状、吱嘎作响或静默悬浮的诡异装置的居所,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混乱与神秘。艾尔默大师本人正趴在地上,全神贯注地调试着一个不断发出不规则嗡嗡声、表面布满不规则凸起的金属球体,对来客置若罔闻。
直到莱恩走近,恭敬地站定,他才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,目光似乎没有焦点,随口抛出一个问题,如同扔出一颗石子:“影子在什么时候味道最好?”
莱恩怔了一下,没有像初次见面时那样陷入理性的分析与逻辑推导。他脑海中瞬间闪回过晨曦之星森林中,双阳与双月交替下,光影变幻带来的能量流动差异,那些近乎透明的幻影藤的攻击轨迹,以及那深沉覆盖整个世界、若有若无的“位面心跳”的宏大韵律。片刻沉默后,他给出了一个听起来荒谬却发自直觉的答案:“当它开始呼吸的时候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