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了,秦淮茹却翻来覆去睡不着。身旁的小当和槐花睡得正沉,呼吸均匀,棒梗也在外屋的小床上传来了轻微的鼾声。若是往常,劳累了一天的她早就该进入梦乡了,可今晚,心里却像是堵了一团乱麻,理不清,剪不断。
这团乱麻的核心,是傻柱,还有……林家。
傻柱对她的那点心思,秦淮茹心知肚明。她也一直利用着这点心思,从傻柱那里获取着各种帮助——从食堂带回来的剩菜、偶尔的零钱接济、甚至是一些她扛不动的重活。在她看来,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,她没得选,也早就习惯了这种带着算计的索取。
可最近,这种“理所当然”的感觉,开始动摇了。
动摇的根源,来自于林家。
林家也帮过她,而且帮得更多,更实在。小当那次病得快不行了,是林家通过向红送来的“土方子”救了命;家里断粮揭不开锅的时候,是阎埠贵(背后显然是林家)用“借”的名义送来了金贵的小米;棒梗最近能安生看书,不再出去惹祸,也多亏了林向阳借给他的那本书和之前的引导……
林家帮她,图什么?
秦淮茹仔细回想,林家从未对她有过任何暗示或要求。林大山在厂里对她照应,是出于公心和对困难职工的体恤;林母平时见面,也是客客气气,带着真诚的关心;林向阳那孩子,更是眼神清澈,帮了忙也从不见居功或施恩的神色。
他们帮她,似乎就只是因为她家困难,能帮就帮一把。这是一种不掺杂私欲的、干净的善意。
这种善意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她与傻柱之间那种黏糊糊、带着算计和利用的关系,显得格外刺眼。
以前,她去傻柱屋里拿饭盒,或者开口借钱,心里虽然也有点不自在,但很快就会被“为了孩子”、“没办法”的理由压下去。可现在,当她再产生去傻柱那弄点好处的念头时,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母温和的笑脸,林向阳沉静的眼神,甚至小当病好后那张恢复血色的小脸……
一种前所未有的道德压力,悄然滋生。
她开始问自己:除了利用傻柱,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?林家那种干干净净的互相帮助,自己是不是也能学着点?
这种迟疑,直接反映在了她的行为上。
这天中午在食堂,傻柱照例偷偷给她留了个油水足的饭盒,挤眉弄眼地示意她拿走。要在以前,秦淮茹会低着头,快速接过,塞进布兜里,心里盘算着这菜能让孩子多吃几口油腥。
可这次,她看着那饭盒,手伸到一半,却顿住了。她抬起头,看着傻柱那张带着讨好和期待的脸,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那眼神深处隐藏的东西。她心里猛地一抽,一种混杂着羞愧和抗拒的情绪涌了上来。
“柱子……今天……今天就不用了,孩子们……都吃过了。”秦淮茹声音有些干涩,找了个蹩脚的理由,几乎是落荒而逃,留下了傻柱一脸错愕地站在原地。
晚上下班,傻柱习惯性地想帮秦淮茹把车间里领的劳保用品搬回家,秦淮茹也下意识地避开了:“不用了,柱子,我自己能行,不麻烦你了。”
接连几次的“拒绝”,让傻柱摸不着头脑,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。他搞不懂秦淮茹这是怎么了。
连贾张氏都察觉到了异常,私下里嘟囔:“淮茹,你最近怎么跟傻柱生分了?他给的菜怎么不要了?咱家这日子……”
“妈!”秦淮茹罕见地打断了婆婆的话,语气带着一丝烦躁,“总不能老指着别人!咱们也得自己立起来!”
话说出口,连她自己都愣了一下。自己立起来?这话,以前她是不敢想,也不会说的。
这一切细微的变化,都被林向阳看在眼里。他通过系统那模糊的【因果观测】,能看到一条提示:
**【关联个体:秦淮茹。行为:隐性道德引导及援助示范。状态:对原有依赖/利用行为产生道德迟疑及反思,试图寻求更自主/有尊严的生存方式。因果线微动。】**
“微动”。林向阳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改变一个成年人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,远比引导一个孩子要困难得多。秦淮茹身上的担子太重,现实的引力太强,她能否真正走出那条习惯的路径,还未可知。
但他看到了这种“微动”,看到了那颗被干净善意所触动的心。这就足够了。
他不需要秦淮茹对他感恩戴德,他甚至不需要她知道自己在其中的作用。他只是希望,这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女人,能在黑暗中,看到一丝不同于“吸血”和“被吸血”的、更光亮一点的可能。
秦淮茹的微妙变化,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,激起的涟漪虽然微弱,却真实地存在着。它预示着,在这个看似固化的四合院里,某些东西,正在林家风气的潜移默化下,悄然发生着改变。哪怕这改变仅仅始于一个人内心的片刻迟疑,也足以让人看到一丝打破宿命的微光。
喜欢四合院: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四合院: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