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猎的成功像一阵强劲的春风,吹散了笼罩在落鹰涧营地上空的阴霾。人们脸上多了笑容,干活也更加卖力。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开始形成。合并后的磨合期虽然仍有小磕小绊,但在共同的劳动成果和明确的规则面前,大的矛盾逐渐被压制下去。
营地的发展开始步入一个相对快速的轨道。在谢景珩的规划下,营地的布局进行了优化,划分出明确的居住区、劳作区、仓储区。防御工事进一步加固,并按照谢景珩的指点,在营地外围的几个关键入口设置了简易的预警机关——用藤蔓连接的铃铛和悬挂的木桩。
狩猎队和采集队在积累了更多经验后,探索范围稳步扩大,带回来的食物种类也逐渐丰富。除了常见的野菜,偶尔还能收获一些野果、鸟蛋,甚至运气好时能捕捉到山鸡、野兔等小型猎物。渔猎小组则制定了轮捕计划,不同时段在不同河段作业,以保护鱼类资源的再生。
鲁木匠的“作坊”成了营地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。他不仅持续改进渔具,还开始尝试制作更实用的工具,比如更耐用的木锹、木耙,甚至用坚韧的兽皮和木材尝试制作简易的水桶,以改善取水条件。他的成功激励了其他人,一个原本是石坨镇铁匠学徒的小伙子,也开始琢磨着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,看能否打造出一些更坚固的金属工具(尽管目前还缺乏关键的铁料和火炉)。
林晚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农业尝试上。公共菜地里的作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大部分都成活了,虽然长势缓慢,但绿油油的叶片给了人们无限的希望。她开始有计划地收集各种作物的种子,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育。同时,她也带着几个细心的妇人,系统地探索山谷内的植物资源,编纂一本简单的“可食可用植物图鉴”,由何先生负责用炭笔绘制图形并标注特性。这项基础工作,对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。
这一日,议事会决定,组织一次由双方年轻人混合组成的勘探队,向山谷更南端、之前从未涉足的区域进行探索,目标是寻找可能更适合长期居住、或者有更丰富资源的地点。这次探索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,被视为营地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勘探队由赵铁柱和王莽共同带队,成员包括了狗娃(那个曾经闹事的少年)等一批精力充沛、渴望证明自己的年轻人。临行前,林晚和谢景珩反复叮嘱安全事项,并将最好的武器和干粮分配给他们。
望着勘探队消失在南方山谷入口的背影,林晚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。这些年轻人,就像刚刚长出翎毛的雏鹰,即将离开相对安全的巢穴,去面对广阔而未知的世界。他们的发现,将决定落鹰涧这个临时家园,是继续固守,还是能够展翅高飞,找到那片真正的“桃花源”。
谢景珩站在她身边,晚风吹动他略显宽大的衣袍。他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,挺拔的身姿在夕阳下如同一棵青松。他望着南方层峦叠嶂的群山,目光悠远。
“雏鹰试翼,风尘翕张。前路或有艰险,亦是希望所在。”他轻声说道,像是在对林晚说,又像是在对自己说。
落鹰涧的故事,翻开了新的篇章。合并后的群体,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、冲突和探索后,终于凝聚起一股向上的力量,朝着未知的明天,迈出了坚定而又充满希望的一步。第二卷《荆棘之路,生死与共》,在这片勃勃生机中,接近尾声。
喜欢全村要逃荒?我建了个桃花源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全村要逃荒?我建了个桃花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