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路奇兵,在联军大营中肆虐了近半个时辰,四处放火,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后,按照预定信号,迅速向潼关方向撤退。
与此同时,潼关之上,鼓声震天,火把如同繁星点亮夜空,喊杀声铺天盖地传来,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冲出关来!
本就混乱的联军大营,听到这声势,更是魂飞魄散!贵霜军彻底崩溃,四散奔逃,冲乱了罗马军团的阵脚,连安息精锐也受到了冲击。黑暗中,三方联军语言不通,号令不齐,竟发生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和践踏!
阿尔塔薛西斯惊魂未定,走出帐外,看着眼前这片火海和混乱的场景,脸色铁青,一口鲜血差点喷出来!他精心维持的联盟,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夜袭,撕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!
“刘基……好狠的手段!”他咬牙切齿,知道经此一役,联军士气已遭重创,短时间内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攻城了。
潼关之下,刘基与四将会合,清点人马,伤亡不大,战果辉煌。看着远处联军大营的冲天火光和持续不断的混乱喧嚣,众人相视大笑,畅快淋漓!
“痛快!真他娘的痛快!”张飞哇哇大叫。
“大王神勇,直捣黄龙,匪首丧胆!”关羽抚须赞道。
黄叙、兀突骨也兴奋不已。
刘基遥指火海,豪气干云:“经此一役,看这些西域胡虏,还敢小觑我华夏英豪!传令回关,犒赏三军!接下来,该轮到我们,转守为攻了!”
潼关夜袭的胜利,如同一剂强心针,极大地鼓舞了华夏联军的士气,也沉重打击了三国联军的锐气。西线战局暂时进入了僵持阶段,阿尔塔薛西斯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整顿内部,处理因夜袭而产生的猜忌和混乱。
然而,战争的焦点,并未完全西移。北线,洛阳方向,那头被斩断一爪却依旧凶悍的北方巨狼——轲比能的二十万草原骑兵主力,仍旧如同乌云压顶,对着曹操、刘备联军构筑的洛阳防线,发动着昼夜不停的猛攻。宛城之败的耻辱,让轲比能更加疯狂,他誓要用洛阳守军的鲜血来洗刷。
洛阳,中军大帐
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。连续高强度的守城战,让守军将士疲惫不堪,伤亡数字不断攀升。曹操眉头紧锁,刘备面带忧色,一众将领如夏侯惇、曹仁、张辽、徐晃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,皆面色凝重。胡骑的攻势如同潮水,一波猛过一波,虽然凭借关隘之利一次次击退,但谁都知道,久守必失。
“丞相,玄德公,” 脸色苍白的郭嘉,裹着厚厚的皮裘,在一阵剧烈的咳嗽后,缓缓开口,声音虽虚弱,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冷静,“轲比能急于雪耻,攻势虽猛,然其心已躁,其阵已疲。连日攻城,其精锐损耗不小,更兼粮草不济,军心已有浮动。此时,若行险招,或可……一举葬送其主力!”
曹操眼神一凝:“奉孝有何妙计?”
郭嘉的目光投向一旁羽扇轻摇、神色平静的诸葛亮:“嘉之拙见,或与孔明先生不谋而合。”
诸葛亮微微一笑,笑容中带着睿智与从容:“亮与奉孝先生,所思略同。轲比能骄狂急躁,利令智昏,此其取死之道也。然,欲葬其二十万铁骑,需借天地之力,行绝杀之局。寻常水攻火攻,陆逊将军已用,胡虏必有防备。需用其意想不到之法。”
他走到巨大的洛阳周边沙盘前,羽扇指向洛阳城北的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——邙山。
“邙山,地势起伏,沟壑纵横,看似利于骑兵驰骋,实则……暗藏杀机。”诸葛亮羽扇轻点几处关键山谷,“尤其在此处,‘断魂谷’、‘落霞坡’一带,山谷狭窄,腹地却相对开阔,出口险要,乃绝佳的……诱敌深入、瓮中捉鳖之地。”
郭嘉接口道,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:“然,轲比能非庸才,轻易不会入瓮。需投其所必救之饵,激其必追之心。”
“何饵?”刘备问道。
“我军……‘粮草’重地,”郭嘉缓缓道,“以及,轲比能最想擒杀之人——云长、翼德二位将军的‘首级’!”
帐内众将皆是一惊。
诸葛亮解释道:“此乃诈败诱敌之策。可遣一军,伪装成护送大批粮草辎重,经邙山小道,向北‘撤退’。同时,散播谣言,言我军粮草不济,关、张二将军因不满调度,与主将冲突,负气率部押粮北走。轲比能急于破城,又贪图粮草,更恨关、张将军入骨,闻此消息,必信以为真,亲率主力铁骑追击!”
“届时,”郭嘉咳嗽着,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,“我军可在断魂谷、落霞坡预设伏兵,多备弓弩、火箭、滚木礌石,更关键的是……石灰、毒烟!待其大军涌入山谷,伏兵尽出,封死谷口,先以箭雨滚石杀伤,再顺风施放石灰毒烟!胡骑人马俱甲,山谷中风向难变,石灰迷眼,毒烟呛喉,马匹受惊,其军必乱!我军再以精锐从两侧山脊俯冲而下,可收全功!”
此计狠辣绝伦,不仅利用地形,更利用了化学武器(石灰、毒烟)和心理战(诈降、谣言),可谓算尽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