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晴走到自己的工位,桌面上还摊着安置房的户型图,上面用红笔标着每家拆迁户的诉求。她迅速打开电脑,将U盘里的报道电子版发送到省报的匿名投稿邮箱,又备份到云端,然后拔掉U盘,揣进牛仔裤口袋。
收拾个人物品时,她的动作很慢。一个磨破边的采访本,里面记着三年来的采访笔记,第一页是刚入职时老编辑写的“铁肩担道义”;一支用了五年的钢笔,笔帽上的漆都磨掉了,却是她第一次获得新闻奖时的奖品;还有一盆多肉植物,是林辰送的,说“熬夜写稿时看看绿色,眼睛能舒服点”,此刻正安静地立在桌角,叶片饱满得像块翡翠。
她把这些东西装进帆布包里,拉链拉到一半时,旁边工位的老编辑偷偷塞给她一个苹果,低声说:“注意安全。”苏晴对他笑了笑,眼里有些发热。
走出报社大楼时,正午的阳光格外刺眼,苏晴下意识地眯起眼睛。街上人来人往,卖煎饼的小摊冒着热气,公交车靠站时溅起一串水花,一切都和往常一样,却又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。她掏出手机,给林辰发了条短信:“稿子安全了,别担心。”
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后,她关掉手机,拦了辆出租车。“师傅,去老城区,就是刚拆迁的那块。”
“去那儿干嘛?都拆得差不多了,乱糟糟的。”司机透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,语气里带着好奇。
“看个老朋友。”苏晴望着窗外倒退的街景,心里想着王老汉。那个把祖传玉佩送给林辰的老人,此刻或许正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,等着一个迟到的公道。她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,但她知道,只要还有人在等,她就不能停下脚步。
出租车穿过繁华的商业区,渐渐驶向老城区。车窗外的建筑从高楼大厦变成低矮的平房,路面也颠簸起来。远远地,苏晴看到拆迁区的围挡上,“建设美好家园”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。她握紧了口袋里的U盘,那里装着的不仅是一篇报道,更是无数普通人对公平与正义的期盼。
她知道,这场仗很难打,但总有人要站出来。就像林辰在拆迁现场说的那样:“只要还有一个人在等,我们就不能放弃。”
喜欢清澈的抵抗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清澈的抵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