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资打包工作井然有序地完成了。战士们每人身上都多了些分量:或是一支钢枪,或是一袋粮食,或是一捆工具。那辆简易拖车也被装得满满当当,主要是沉重的工具箱和那桶宝贵的煤油,由石劲松和几个大力士轮流负责牵引。整个队伍仿佛一只蓄势待发的刺猬,虽然负重,却显得更加凝练和精干。
出发前的最后时刻,林烽站在煤窑洞口,环视着这个曾经为他们提供了短暂庇护和生产空间的临时家园,神情严肃。这里不仅仅是个藏身之所,更是他们白手起家、艰难创业的见证。每一处炉火的痕迹,每一道工具留下的刻痕,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。
“老李,老孔,”林烽开口道,“我们就要走了,但这个地方不能就这样留给敌人。必须进行彻底的处理,不能让他们从这里看出我们的虚实,更不能让他们利用我们留下的任何东西。”
李云龙点点头:“没错!老子用过的窝,绝不能给野狗留着!一把火烧了这破窑洞算了!”他做事向来喜欢干脆利落。
“不行。”林烽摇摇头,“烧了动静太大,浓烟几里外都能看见,等于告诉敌人我们刚走,往哪个方向走了。而且,大火也可能引发山火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们需要的是伪装和消除痕迹,让敌人以为这里早就废弃,或者从未有人长时间停留过。”
孔捷表示赞同:“林顾问考虑得周到。我们要做得无声无息,就像从来没来过一样。”
“那具体咋弄?”李云龙问道。
林烽早已成竹在胸,开始下达指令: “第一,彻底清扫所有生活痕迹。灶膛里的灰烬全部挖出来,分散抛洒到远处的树林里。所有生活垃圾,包括食物残渣、破布烂草,全部深埋或者带走。地面要平整,尽量恢复原状。”
“第二,处理固定设施。蓄水池里的水放掉,池底铺上枯枝落叶。竹管引水渠拆散,竹管分散隐藏或扔进深谷。那台无法带走的打铁炉,核心部件已经埋藏,剩下的残壳推到角落,用石块和泥土部分掩埋,做成自然坍塌的样子。”
“第三,也是最关键的,伪装洞口。组织人手,从附近搬来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和枯木,巧妙地堆砌在煤窑入口,做成自然塌方堵塞的样子。但要留出内部一定的空间,避免真把洞口完全堵死,万一将来我们还能用上呢?最后,再撒上些尘土和枯叶,让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。”
命令一道道传达下去。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,进行最后的“大扫除”。这工作看似简单,却极其繁琐和需要耐心。
大家用树枝做的扫帚仔细清扫地面,连一点点火药残渣都不放过;用工兵铲将灶膛里的每一粒灰烬都清理干净;将那些实在无法带走的破烂家什,能埋的埋,能扔的扔,而且扔得极远。
伪装洞口是个技术活。在老周和刘二的指导下,战士们像搭积木一样,将石块和木头巧妙地垒起来,外面看上去就像是山体自然滑落形成的堆积,但内部却还保留着一定的空隙和通道。
小豆子领着童子军,成了“痕迹消除小能手”。他们个子小,眼睛尖,专门负责检查那些大人容易忽略的角落,捡起遗落的绳头、碎布片,甚至是指甲盖大小的碎木屑。
“报告连长!这块石头下面有个脚印!” “报告林顾问!草丛里发现半截麻绳!” 孩子们像侦探一样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
李云龙看着这群认真的小家伙,忍不住对孔捷笑道:“嘿!这帮小崽子,都快成精了!以后搞侦察准是把好手!”
孔捷也笑道:“这就是环境锻炼人。他们现在懂的,比很多老兵都多。”
经过近半天的忙碌,整个煤窑营地焕然一新……或者说,恢复了它原本荒废破败的模样。所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几乎被彻底抹去,洞口被巧妙伪装,仿佛这里已经荒废了数十年,从未有人惊扰过它的沉睡。
李云龙、孔捷、林烽三人进行了最后的检查。他们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,甚至故意从远处不同角度观察,都很难发现破绽。
“好!干得漂亮!”李云龙满意地点点头,“这下,就算国民党那帮孙子的鼻子比狗还灵,也甭想闻出点啥味儿了!”
孔捷感慨道:“谨慎无大错。这样处理之后,敌人就无法判断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多久,有多少人,实力如何,更无法利用这里作为追踪我们的线索。我们下一步的行动,就多了几分主动。”
林烽最后看了一眼那伪装好的洞口,心中默默告别。这个小小的煤窑,是他们困境中的避风港,是他们崛起的摇篮。如今,雏鹰羽翼渐丰,是时候飞向更广阔的天地,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了。
“出发!”李云龙深吸一口气,下达了命令。
队伍悄无声息地开拔,沿着预先选定的小径,向着陕北的方向,隐入了莽莽群山之中。身后,只留下那座被完美伪装的废弃煤窑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从未发生过的故事。一个临时根据地的使命,圆满结束;而一段新的、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(本章字数:4010字)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