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窑堡基地的建设工地上,一派热火朝天。地基沟壕纵横交错,夯土的号子声震天响,砍伐的木材和开采的石料堆积如山,周文海带着人日夜不停地忙碌,规划中的厂区已初具雏形。
林烽更是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,不是在工地上解决技术难题,就是在临时指挥部里核对图纸和物资清单。赵小花跟在他身后,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,小脸晒得黝黑,却眼神发亮。
“林厂长,砖窑那边老刘书记派人捎信来,第一批青砖已经出窑了,质量不错,问咱们先运到哪里?”赵小花汇报着最新进展。
“太好了!”林烽精神一振,指着图纸,“优先运往制管车间的地基!周工那边等着砌墙呢!告诉运输队,小心装卸,这都是咱们的宝贝疙瘩!”
正说着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异常喧闹的马蹄声和欢呼声,动静比平时大了不止一倍。李云龙的大嗓门隔着老远就传了进来:“哈哈哈!老子的摇钱树回来啦!发财了!发大财了!”
帐篷帘子被猛地掀开,风尘仆仆却满面红光的李云龙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,身后跟着同样一脸兴奋的孔捷和丁伟。三人军装上还带着征尘,但眉宇间的喜气几乎要溢出来。
“老李?孔团长?丁团长?你们怎么回来了?”林烽又惊又喜,东征任务原计划是三个月,这还差着日子呢。
“哈哈,提前完成任务!顺手还捞了一票大的!”李云龙得意地叉着腰,口水几乎喷到林烽脸上,“老子这回可是把你们兵工厂未来三年的嚼谷都挣回来了!”
孔捷比较稳重,笑着补充:“老李这话虽然糙,但理不糙。林厂长,我们这回东征,端掉了阎老西好几个后勤仓库和一个小型修械所,缴获的东西,嘿,保证让你睡不着觉!”
丁伟也凑上来,神秘兮兮地说:“还有意外惊喜哦!”
林烽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,兵工厂建设正到了最吃劲的时候,任何一点物资补充都是雪中送炭:“团长,你们到底弄回来啥好东西了?快别卖关子了!”
“啥好东西?说出来吓死你!”李云龙故意清了清嗓子,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但写满了字的清单,啪地拍在桌子上,“文书官!给咱们的林大厂长念念,咱们几个老伙计(新一团 新二团 独立团)这回的‘聘礼’厚不厚实!”
赵小花赶紧拿起清单,深吸一口气,念道:“东征的几个团缴获物资统计:”
“一、机械设备类:”
“各类机床,共计十二台!包括车床五台、铣床两台、刨床一台、钻床三台、砂轮机一台!”(念到这里,赵小花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)
“蒸汽发电机组一套,配套锅炉齐全,铭牌标注功率:一千五百千瓦!”
“二十匹马力柴油机一台!”
“二、金属材料类:”
“钢材,约八千斤!”
“紫铜线,约三千米!”
“锰矿石,约一千八百斤!”
“三、能源燃料类:”
“无烟煤,约两万斤!”
“四、军火原料类:”
“火药,约八百斤!”
“五、人员类:”
“吸纳原晋绥军修械所技工,共计十名!”
每念一项,帐篷里就安静一分。等赵小花念完,整个帐篷里鸦雀无声,只剩下外面工地隐约传来的号子声。周文海、苏沐辰、陈思远不知何时也围了过来,个个张大了嘴巴,眼睛瞪得溜圆,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。
林烽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砰砰狂跳,手都有些发抖。这哪里是缴获?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一个现成的兵工厂基础!
“十…十二台机床?还有一千五百千瓦的蒸汽机?”周文海最先反应过来,声音都变调了,一把抓住李云龙的胳膊,“团长!您没骗俺吧?在哪儿呢?快带俺去看看!”
“还有锰矿!一千八百斤!”苏沐辰激动地推着眼镜,“太好了!炼优质钢的添加剂有了!枪管寿命能大大延长!”
陈思远则盯着那八百斤火药和三千米铜线,喃喃自语:“复装子弹的原料…引信…足够了…太足够了…”
林峰说到,老陈,这铜线我们留着,以后可以做一个大功率电机用。陈思远回复到,好的林部长,
赵小花拿着清单,看着最后一项,惊喜道:“还有十名技工?这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了!”
李云龙看着这群技术骨干激动得快要疯掉的样子,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,得意地鼻孔朝天:“瞧瞧你们这点出息!这就乐傻了?老子还没说怎么弄来的呢!”
孔捷笑着接过话头:“老李这回可是下了血本。打那个修械所的时候,对方凭借坚固工事顽抗,老李愣是舍不得用炮轰,怕把里面的机器打坏了。最后是组织突击队,用手榴弹和刺刀一点点啃下来的,伤亡了不少老战士。”
李云龙的神色稍稍黯淡了一下,但随即又扬起:“打仗哪有不死人的?同志们流血牺牲换回来的这些东西,值!必须值!你们兵工厂要是用这些东西造不出好枪好炮,对不起牺牲的弟兄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