队员们听得聚精会神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当老韩师傅开始演示如何安装弹链时,问题出现了。一个心急的队员模仿着往受弹机里塞弹链,结果把弹链卡住了,进退两难,急得满头大汗。
“别慌!”老韩师傅不急不躁,一边示范一边讲解,“装弹链,不能硬塞,要顺着这个槽,用巧劲,像这样……看,是不是顺溜了?记住口诀:‘顺槽入,听到咔,轻拉确认就算挂’!”
“顺槽入,听到咔,轻拉确认就算挂……”队员们跟着念,很快就掌握了要领。
轮到讲解反坦克磁性炸弹时,负责弹药的小王技工成了主角。他拿起一枚炸弹,指着上面的磁铁:“同志们,这玩意儿叫磁性炸弹,是专门对付鬼子坦克、装甲车的!它的关键,就在这个磁铁和吸附角度上!”
他让一个队员拿来一块厚铁板模拟装甲,亲自演示:“吸附的时候,不能直上直下,那样容易掉!要找一个倾斜的角度,大概45度左右,这样磁铁接触面积大,吸得最牢!而且,尽量吸附在装甲的平坦处,避开铆钉和焊缝!”他一边说,一边“啪”一声,将炸弹稳稳地吸在了铁板上。
“嘿!真吸住了!”队员们发出惊叹。
张队长好奇地问:“王同志,这玩意儿,拉响引信后,俺们得跑多远才安全?”
小王认真地说:“这种炸弹引信有延时,但时间不长。拉响后,必须立刻寻找坚固掩体躲避,至少跑出三十米开外! 千万不能回头看!”
接着,赵永强负责讲解步枪的日常清洁和保养。他带来了一支“81式”步枪和保养工具,一边操作一边讲解:“同志们,枪就像咱们的战友,你爱护它,它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你!清洁保养,主要就是三步:通、擦、油!”
他拿出通条,穿上沾了枪油的布条:“通,就是通枪管,从后面往前通,把里面的火药残渣和灰尘清出来。擦,就是用干布把枪身、枪机各个角落的灰尘油污擦干净。油,就是在容易生锈和摩擦的部位,薄薄地涂上一层枪油,不能多,多了容易沾灰尘……”
他还特意强调了之前“81式”枪托受潮变形的教训,提醒大家注意枪支存放环境。队员们看着他熟练而细致的动作,纷纷拿出自己的老套筒、汉阳造,跟着学了起来。
培训的重头戏,是现场故障排除演示。老韩师傅故意制造了一个重机枪卡壳的故障,然后不慌不忙地排查:“遇到卡壳,别硬拉!第一步,确认安全,关上保险!第二步,尝试拉拉机柄,如果拉不动,可能是子弹卡住了或者闭锁机构问题。第三步……”他一步步演示如何打开受弹机盖,取出问题弹链,检查枪机,排除故障,动作流畅,讲解清晰。
小王则演示了如何处理手榴弹引信失效的紧急情况(使用训练弹),强调了沉着冷静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。
这些实用的技能,让游击队员们大开眼界,纷纷围上来亲手尝试。现场气氛热烈,互动频繁。技术小组的成员们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,手把手地纠正动作。
张队长看着队员们如饥似渴学习的样子,激动地对老韩师傅说:“韩师傅,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!以前咱们拿着好家伙也不敢随便用,怕弄坏了。现在心里有底了!这下,鬼子的铁王八和机枪火力点,咱们也有办法对付了!”
几天的培训转眼就过去了。技术小组离开时,游击队员们依依不舍,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外老远。张队长更是紧紧握着老韩师傅的手:“韩师傅,赵同志,还有各位老师!谢谢你们!等我们再用这些新学来的本事打了胜仗,一定向你们报喜!”
返程的路上,赵永强感慨道:“韩师傅,看到他们那么认真学,我觉得咱们这趟来得太值了!”
老韩师傅欣慰地点点头:“是啊,咱们造出的武器,能在他们手里发挥出威力,这才是咱们兵工人最大的成就!”
回到瓦窑堡兵工厂,林烽听了技术小组的详细汇报,特别是听到游击队队员们技术水平显着提升,并能独立排除常见故障时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“干得漂亮!”林烽赞道,“咱们这不仅是送技术,更是播种子!这些经过培训的游击队员,会成为种子,把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传播到更广大的敌后战场去!这对提升我们整个抗日武装的装备实操能力,意义重大!”
他立刻指示,将这次培训的经验和教学内容整理成册,形成一套通俗易懂的《民兵及游击队常用武器使用与维护手册》,准备印发给更多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。
瓦窑堡兵工厂的影响力,随着这些技术人员的脚步,随着这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手册,正悄然越过高墙,深入到抗日烽火的每一个角落。知识的传递,与武器的输送一样,成为了刺向敌人心脏的锋利匕首。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