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窑堡兵工厂的“81式-2”改进型步枪,在经历了严格测试和为期一个月紧锣密鼓的试产优化后,终于迎来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——正式批量投产!
这一天,兵工厂里洋溢的气氛,简直比年前分红还热闹。步枪生产车间更是张灯结彩,一条写着“热烈庆祝‘81式-2型步枪’正式批量投产,为抗战主力打造新利器!”的红底黄字大横幅,醒目地挂在车间大门上方。
林烽、老张、陈工、牛大力、赵永强等一众为“小二哥”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核心人物,全都齐聚在生产线起点,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,仿佛看着自家娃儿终于要出门闯荡江湖一般。
“老张啊,”林烽拍着崭新的、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的生产线,语气中满是感慨,“回想几个月前,咱们还在为‘小二哥’的图纸吵得面红耳赤,为那镀铬枪管和十发弹仓愁得睡不着觉。这一转眼,它就要成建制地走下生产线了!不容易啊!”
老张此刻是心服口服外加无比自豪,他摸着下巴,眼睛笑成了一条缝:“厂长,说实话,当初您提出要搞‘小二哥’,俺这心里还直打鼓,怕把好不容易稳定的‘老大’(81式-1)生产线给搅和黄了。现在看,还是您站得高看得远!这‘小二哥’,是真争气!比它‘大哥’强!”
牛大力在一旁扯着大嗓门接话:“那必须的!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!咱们‘小二哥’那可是集各家之长,还穿了‘金刚不坏’的镀铬内甲!老张,以后你这步枪车间,可得改名叫‘精兵利器制造所’啦!”
他这夸张的说法引得众人一阵大笑。赵永强笑着补充:“牛主任说得虽然夸张了点,但咱们的‘81式-2’,精度、防锈、弹容量,确实全面超越了1型,性能绝对过硬!”
陈工推了推眼镜,保持着技术人员的严谨,但嘴角也难掩笑意:“经过试产阶段的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,现在批量生产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。按照优化后的‘粗镗→镀铬→精镗’专岗流程和通用零件复用方案,我们的月产量可以稳定提升,质量也有充分保障。”
“好!”林烽重重一拍生产线旁的支架,意气风发地说,“那我们就给‘小二哥’一个最光荣的使命!我正式宣布,经上级批准,‘81式-2型步枪’,定为我们八路军主力步兵制式步枪! 月产量,从试产的几十支,给我提升到三百支!”
“三百支?!”老张一听,眼睛瞪得溜圆,随即迸发出更强烈的斗志,“没问题!厂长!咱们现在流程顺了,人手也熟练了,三百支,咬咬牙,一定能拿下!保证支支都是精品!”
“对!支支都是精品!”林烽强调,“这可是要装备咱们主力部队的,是战士们在战场上保命杀敌的伙伴,质量上绝不能有丝毫马虎!”
他随即下达了第一个批次的分配命令:“这第一批量产的三百支‘81式-2’,优先装备参加抗战的主力团——李云龙团长的新一团、丁伟团长的新二团,还有孔捷团长的独立团!”
“哈哈哈!给李云龙那小子?”牛大力一听乐了,“那家伙,以前来咱们厂催装备,嗓门比俺还大,跟土匪抢亲似的!这下好了,有了咱们的‘小二哥’,看他以后还咋呼不!估计得抱着枪睡觉,乐得鼻涕泡都出来!”
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,都能想象到李云龙拿到新枪时那副宝贝得不得了的样子。
命令一下,整个步枪车间如同上足了发条的精密钟表,以前所未有的高效和热情运转起来。经过优化的生产线流畅无比,粗镗、镀铬、精镗各环节衔接紧密,专岗操作的工人们技术愈发纯熟,合格率节节攀升。从仓库调拨来的通用零件被迅速组装到位,一支支散发着枪油清香、闪烁着幽蓝烤蓝光泽和镀铬枪管内壁特有亮光的“81式-2”步枪,以稳定的节奏,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末端下线,经过最后一道严格检验后,被打上合格的标记,整齐地码放入库。
看着仓库里那迅速堆积起来的新枪,老张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,走路都带风。牛大力偶尔过来“视察”,看着那锃亮的枪管,还是忍不住手痒想摸,被老张警惕地拦住:“去去去!你那糙手,别给我摸坏了!这可是要给主力团的宝贝!”
很快,第一批三百支“81式-2”步枪,被精心包装,由师部派来的运输队,郑重地送往了李云龙的新一团、丁伟的新二团和孔捷的独立团。
消息传到三个主力团,自然是引起了一片欢腾。尤其是李云龙,果然不出牛大力所料,拿到枪的那一刻,嘴咧得跟荷花似的,抱着枪就不撒手,围着团部跑了三圈,逢人便显摆:“看看!看看!老子换新家伙了!瓦窑堡兵工厂的最新款!比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强到天上去了!”
他立刻组织团里的神枪手和骨干进行换装和适应性训练。战士们一拿到新枪,立刻就被其优良的性能吸引住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