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,陕北的寒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凛冽。瓦窑堡兵工厂里却是一片灯火通明,所有车间主任和骨干工人都聚集在最大的地下仓库里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。
同志们,林烽站在一个弹药箱上,声音在空旷的地下空间里回荡,刚接到师部紧急通知,全面抗战马上就要开始了。今晚,我们要做最后一次物资清点。
这话一出,仓库里顿时鸦雀无声。牛大力第一个反应过来,猛地一拍大腿:终于等到这一天了!老子造了这么多年的枪炮,就等着跟小鬼子真刀真枪干一场!
老牛,先别激动。林烽示意大家安静,现在开始清点,各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的产品,赵小花带人记录。
清点工作立即展开。第一个清点的是步枪车间。老张带着几个工人,仔细数着码放整齐的木箱。
报告!老张的声音带着自豪,81式步枪,合计两千三百支!全部检验合格,随时可以投入使用!
林烽点点头,示意赵小花记下。这时,一个年轻工人不小心碰倒了一个木箱,几支步枪滑落出来。老张顿时急了:小心点!这些都是咱们的心血!
对不起,张主任。年轻工人慌忙捡起步枪,仔细检查有没有损坏。
接下来是冲锋枪。机加工车间的王师傅清点后报告:红星37式冲锋枪,四百四十支!每支都配有六个弹匣!
就在王师傅报告时,牛大力突然插嘴:等等!我记得上周不是刚完成一批吗?怎么才四百四十支?
王师傅瞪了他一眼:你忘了?昨天独立团来领走了二十支,说是急用!
哦对对对!牛大力一拍脑门,你看我这记性!
轻武器清点完毕,开始清点重武器。当覆盖在迫击炮上的帆布被掀开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三十门仿制82式迫击炮整齐排列,黝黑的炮管在汽灯下闪着寒光。
乖乖,一个年轻学徒小声说,这么多炮,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!
老王主任仔细检查每一门炮,突然喊道:这门炮的瞄准具有点松动!
技术员立即上前检修。五分钟后,故障排除。老王严肃地说:都仔细检查,绝不能把有问题的武器送到前线!
接下来清点的是炮弹。当仓库深处那堆成小山的炮弹箱呈现在众人面前时,连见多识广的牛大力都倒吸一口凉气。
四百发82式炮弹,七百发62毫米迫击炮弹...赵小花一边记录一边念出声来。
这时,负责清点炮弹的小组遇到了麻烦——最里面的几箱炮弹因为存放时间较长,标签已经模糊不清。
这可怎么办?清点员着急地问。
林烽走过去,仔细观察后说:打开检查。如果是引信朝上的是杀伤弹,平头的是爆破弹。
果然,经过开箱检查,这些炮弹的身份很快被确认。林烽借机对大家说:看到没有?细节决定成败。以后存放弹药,标签一定要用防水墨汁书写。
重机枪的清点更是让人振奋。二十一挺37式重机枪一字排开,每挺机枪都配有备用枪管和专用工具。
老牛,你们机修车间这次可是立了大功!林烽拍着一挺重机枪说。
牛大力得意地捋了捋胡子:那是!这些重机枪,每挺都经过我亲手调试,保证连发五百发不卡壳!
地雷和手榴弹的清点最为繁琐。一千八百枚地雷、三千多枚手榴弹,需要逐一检查引信和包装。
厂长,这枚手榴弹的木柄有点裂纹。一个女工报告说。
立即更换!林烽毫不犹豫,战士们在战场上拼命,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因为武器质量问题白白牺牲。
当清点到反坦克手榴弹时,众人都围了过来。这种新式武器数量不多,只有五十枚,但每一枚都代表着兵工厂最高的工艺水平。
这可是咱们的宝贝!老张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枚,专门对付小鬼子的铁王八!
子弹的清点最为壮观。一百二十万发子弹分装在数千个木箱中,清点小组不得不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。
每箱一千发,抽检三箱。林烽指示道,注意检查子弹底火和弹头结合处。
检查过程中,果然发现一箱子弹因为存放不当出现了轻微锈蚀。林烽当即下令:把这箱子弹单独存放,返工重装!
炸药包的清点更是马虎不得。两千三百个炸药包,每个都需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,引信是否受潮。
这个炸药包的麻布有点破损。一个眼尖的工人报告。
立即更换包装!林烽说,这些炸药包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,包装一定要牢固。
最后清点的是山炮和穿甲弹。十八门75毫米山炮威严地排列着,旁边是两万四千发穿甲弹。
报告!炮兵出身的李班长敬礼道,所有山炮状态良好,随时可以投入战斗!
当全部清点工作完成时,已经是深夜。赵小花把整理好的清单递给林烽,声音有些颤抖:厂长,这就是咱们兵工厂全部的家当了...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