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三九年深秋的一个深夜,瓦窑堡兵工厂的电报房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。值班员揉着惺忪睡眼接过电报,只看了一眼就跳了起来,鞋都顾不上穿就往林烽的宿舍跑。
厂长!紧急电报!新一团的!
林烽披着衣服冲出房门,接过电报一看,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。电报上李云龙那特有的粗犷字迹跃然纸上:老林!急!老子要打大仗,速备五万发步枪弹、两百发迫击炮弹!三天后取!
这时牛大力和老张也闻讯赶来。牛大力一看电报就炸了:这个李云龙!他当咱们是神仙啊?三天五万发子弹?就是把咱们都变成下蛋的母鸡也下不出来啊!
老张推了推眼镜,忧心忡忡:厂长,咱们弹药车间现在月产才十五万发,这一下子要拿出三分之一,还要得这么急...
林烽沉默片刻,突然一拍桌子:前线要多少,咱们就给多少!传我命令,全厂进入紧急生产状态!
凌晨三点,兵工厂破天荒地响起了集合钟声。工人们睡眼惺忪地赶到车间,听说要赶制五万发子弹,个个都倒吸一口凉气。
我的老天爷!王老铁拎着烟袋直摇头,这李云龙是要把咱们的老骨头都榨出油来啊!
小豆子却已经拿起计算器开始核算:厂长,如果三班倒,机器不停,每天能生产两万发。但是铜料可能不够...
铜料我去想办法!林烽斩钉截铁,老牛,你带人去仓库,把所有能用的铜料都找出来!老张,调整生产线,优先保证步枪子弹!
车间里顿时忙作一团。牛大力带着工人们把多年积攒的铜料都翻了出来,甚至连损坏的铜水壶、旧电线都收集起来。
好家伙!牛大力举着个破铜盆,这可是我洗脸用了十年的老伙计,今天也贡献出来打鬼子了!
老张在生产线旁急得直转圈:这台冲压机又卡壳了!这可怎么办?
小豆子二话不说钻到机器底下,满身油污地修理起来。半个小时后,机器重新运转,小豆子却成了个大花脸。
好小子!牛大力拍着他的肩膀,没白教你!
第一天结束,统计产量一万八千发。林烽眉头紧锁:还不够!
第二天,工人们开始出现疲态。王老铁在熔炼铜水时差点睡着,幸亏徒弟二狗子眼疾手快扶住了他。
师傅,您去歇会儿吧!二狗子心疼地说。
放屁!王老铁一瞪眼,前线战士拼命,咱们歇着?
就在这时,李云龙又派通讯员来催:我们团长问,能不能再多给点重武器?
林烽一咬牙:告诉你们团长,除了弹药,再给他一门75毫米步兵炮、五十支冲锋枪、两门迫击炮、六门轻型迫击炮、三挺重机枪!
厂长!老张急得直跺脚,这可是咱们压箱底的家伙!
前线需要,就给!林烽毫不犹豫,不过告诉李云龙,这些装备以后要用资源来补!
第三天深夜,兵工厂里灯火通明。工人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,个个眼圈发黑,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停。
最后一批了!小豆子声音沙哑地喊道,装完这箱就齐了!
凌晨四点,所有物资终于准备完毕。看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和武器装备,工人们都累得瘫坐在地上。
赵小花拿着清单向林烽汇报:厂长,超额完成任务!生产了六万发子弹,一百八十发炮弹。另外按您吩咐,调配了...
就在这时,沈泉带着护卫队整装待发。看到这么多武器装备,这个硬汉也吃了一惊:厂长,这是要把新一团武装到牙齿啊!
林烽把一封信交给沈泉:亲手交给李云龙。告诉他,缺的二十发炮弹下个月补上,让他...注意保护自己。
运输队出发时,天刚蒙蒙亮。林烽站在厂区门口,望着远去的车队,久久没有离开。
老张轻声问:厂长,您把咱们最好的装备都给出去了,万一下个月师部来检查...
林烽转身,目光坚定:只要这些武器能在战场上多消灭鬼子,值了!
三天后,捷报传来:新一团在长乐村伏击战中大获全胜,歼灭日军一个大队。李云龙特意派人送来一面锦旗,上面绣着军工利剑,抗战先锋八个大字。
随锦旗而来的还有一封李云龙亲笔信:老林!你们送的装备太及时了!那门步兵炮一响,鬼子直接就懵了!就是子弹还是不够打,下回得多准备点!
看着信上熟悉的字迹,林烽哭笑不得:这个李云龙,还真是贪心不足啊!
车间里,工人们听说前线大捷,个个欢欣鼓舞。王老铁美滋滋地抽着烟袋:听见没?咱们造的枪炮,又立大功了!
小豆子却已经在核算新的生产计划:厂长,看来咱们还得扩大产能。我算过了,如果把那台旧冲床改造一下,月产能再提高两成...
夕阳西下,兵工厂里又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。在这片黄土地上,军工人与前线将士的心紧紧相连,共同铸造着抗战胜利的基石。
而李云龙那句下回得多准备点,成了工人们新的动力。每个人都清楚,前方的胜利,离不开后方的保障。在这场全民抗战中,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为最后的胜利贡献着力量。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