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二十三,小年夜的瓦窑堡兵工厂却比往常更加忙碌。化学实验室里,苏婉正对着一排晶莹剔透的试剂瓶念念有词,眼镜片上反射着跳动的油灯光芒。
“硝化棉75%、硝酸钾20%、凡士林5%...”她小心翼翼地将称量好的原料倒入陶瓷研钵,用玉杵轻轻研磨,“这次一定要成功!”
门外突然传来牛大力的大嗓门:“小苏老师!大过节的还不休息?炊事班做了糖瓜,再不去可就被那帮馋鬼抢光喽!”
苏婉头也不抬:“别吵!正到关键时候呢!”
牛大力探头进来,看见苏婉专注的模样,赶紧捂住嘴,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,还不忘对走廊上的人比划“嘘”的手势。
这时林烽拿着两个热腾腾的窝头走来,看见这情景不禁笑了:“咱们的小苏老师又进入‘炼丹’状态了?”
“可不是嘛!”牛大力压低声音,“那认真劲儿,比庙里的老和尚打坐还专注!”
实验室里,苏婉已经完成了原料混合。她将配好的火药装入特制的模具,放在油灯下慢慢烘干。跳动的火光映在她脸上,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“这次的感觉不一样...”她喃喃自语,手指轻轻拂过模具边缘。
突然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王老铁气喘吁吁地跑来:“苏同志!锻造车间的炉子突然熄火了,怕是赶不上明天试射的子弹壳了!”
苏婉手中的研钵差点摔在地上:“什么?那怎么行!这批无烟火药必须在最佳状态时测试!”
林烽当机立断:“老铁,你带人去后山砍柴,咱们用土法加热!大力,你去帮老铁!小苏,你继续配药,其他的交给我们!”
兵工厂顿时忙作一团。后山很快亮起无数火把,砍柴声、吆喝声此起彼伏。王老铁带着徒弟们在露天架起简易炉灶,熊熊火光映红了半个山头。
“快快快!火再旺些!”王老铁赤着膊,亲自拉动风箱,“可不能耽误了小苏老师的大事!”
与此同时,实验室里的苏婉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。她将烘干后的火药取出,在油灯下仔细观察——色泽均匀,颗粒细腻,散发着淡淡的特殊气味。
“成了!”她激动地推开实验室的门,“厂长,可以准备试射了!”
这时天色已经微明。试验场上,新旧两种子弹整齐排列。旧的用的是黑火药,新的装填着无烟火药。
李云龙不知从哪得到消息,天不亮就骑马赶来了:“听说你们要搞大事情?这么热闹怎么能少了我老李!”
林烽笑着递给他一个窝头:“老李来得正好,待会儿还要请您点评呢!”
试射开始。首先测试的是黑火药子弹。
“砰!”
一声枪响,浓重的白烟顿时弥漫开来,久久不散。
牛大力被呛得直咳嗽:“好家伙!这要是连续射击,非得把自己熏成腊肉不可!”
接着轮到无烟火药子弹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苏婉亲自将子弹压入弹夹,手微微发抖。林烽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放心,没问题。”
“砰!”
清脆的枪声响起,令人惊讶的是,几乎看不到烟雾!
测量员飞快地跑向靶位,不一会儿就激动地大喊:“初速850米每秒!比黑火药快了100多米!”
整个试验场沸腾了!
王老铁抢过弹壳仔细闻了嗅:“神了!连味道都不一样!”
更精彩的还在后面。连续射击测试中,使用无烟火药的机枪可以持续射击而不被烟雾遮挡视线,这在战场上将是巨大的优势。
李云龙看得眼睛发直,一把抓住林烽的胳膊:“老林!这玩意儿必须优先装备我们新一团!你要什么条件尽管开口!”
苏婉却盯着记录本直皱眉:“初速还是不够稳定,批次间有轻微差异...”
林烽安慰道: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!这是从零到一的突破!”
就在这时,通讯员送来一份战报:日军近期频繁使用装甲车突袭,前线急需反装甲武器!
苏婉推了推眼镜,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:“厂长,既然无烟火药成功了,我想立即开始火箭弹的装药试验!”
林烽当即拍板:“好!各车间全力配合!”
兵工厂再次进入战斗状态。锻造车间连夜赶制火箭弹壳体,装药车间按照新配方批量生产无烟火药,实验室则继续优化配比。
三天后,第一枚使用无烟火药的火箭弹研制成功。试射这天,不仅李云龙来了,连师部的首长都亲自到场。
“砰——”
火箭弹拖着几乎看不见的尾迹直扑目标,准确命中三千多米外的模拟装甲板!
测量员跑回来时激动得语无伦次:“穿、穿甲深度比黑火药提高了百分之五十!”
首长紧紧握住苏婉的手:“苏婉同志,你这项发明,将改变我们的作战方式啊!”
庆功会上,老张扒拉着算盘,笑得合不拢嘴:“虽然成本高了点,但这性能提升,太值了!”
牛大力端着酒碗到处找人干杯:“咱们小苏老师,那可是文能提笔算化学,武能造药打鬼子!”
苏婉被大家夸得不好意思,悄悄对林烽说:“厂长,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。如果能进一步优化配方,或许初速还能提升...”
林烽看着她被油灯熏黑的脸庞,感慨道:“有你这样的科学家,是我们的幸运!”
夜色渐深,兵工厂的灯火依然通明。新的订单已经下达:一个月内生产十万发无烟火药子弹!
车间里机器轰鸣,实验室灯火通明。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山谷中,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战场的格局。而无烟火药的成功,仅仅是一个开始...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