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瓦窑堡旅部院子里,老槐树叶落得满地都是。几张木桌拼在一起,上面摆着粗瓷碗、铁皮水壶,还有一叠叠草纸——这是386旅专门召开的武器需求会,各团的代表早早到了,抽烟的、聊天的,热闹得像赶集。
李云龙叼着烟,翘着二郎腿坐在最边上,军靴踩在落叶上“嘎吱”响。他瞅着门口,见林烽带着苏婉、王老铁走进来,立马站起来嚷嚷:“老林!你可算来了!我跟你说,今天这需求会,你要是不给我独立团多批点家伙,我就赖在旅部不走了!”
“你小子少耍无赖!”跟在后面的丁伟笑着拍了他一下,“旅部开会呢,注意点形象。再说了,凭啥就给你多批?我新一团守着交通线,缺的武器比你还多!”
孔捷坐在旁边,没掺和两人的拌嘴,只是笑着对林烽点头:“林厂长,辛苦你们跑一趟。咱们团最近打游击战,火箭筒和炸药包消耗得快,今天主要想补点货。”
林烽笑着坐下,苏婉把笔记本摊开,手里握着铅笔——她今天负责记录各团需求,王老铁则坐在旁边,手里攥着烟袋锅,帮着林烽参谋产能。家泉次郎原本也想来,可他怕自己一个日军俘虏在场会让各团代表不自在,便留在车间盯着狙击步枪零件的加工,临走前还特意让苏婉转告林烽:“要是需要精密零件加工,随时叫我,保证按时完成。”
旅部参谋清了清嗓子,宣布会议开始:“今天请各团说说近期的武器需求,林厂长也带来了军工部的产能情况,争取咱们供需对接上,不让前线战士缺家伙!”
话音刚落,李云龙就抢着举手:“我先说!我独立团要一门火箭炮!上次野狼谷试射那玩意儿,6管齐射能炸半个足球场,要是有这玩意儿,我下次端小鬼子的据点,直接轰开大门,省得战士们爬城墙!”
他顿了顿,又拍了拍桌子:“还有子弹,最少五万发!无烟火药复装的那种,烟小,打伏击不容易暴露。对了,再给我五具火箭筒,我二营的兵上次用火箭筒打鬼子的卡车,打得可欢了,现在就剩两具了!”
丁伟立马皱起眉:“李云龙,你狮子大开口啊!火箭炮全旅现在就军工部能造,你一开口就要一门,我们新一团咋办?我们守着平型关那边的阵地,小鬼子天天来冲锋,我要一门火箭炮、三门迫击炮,还要三十支狙击步枪——小鬼子的狙击手太讨厌了,我得让咱们的兵也有家伙跟他们对着干!子弹也得五万发,少了不够用!”
“你咋不干脆把军工部搬你团里去?”李云龙瞪了他一眼,“你守阵地有迫击炮就行,火箭炮给我打运动战更管用!”
“你俩别吵了!”孔捷赶紧劝架,“咱们都是为了打鬼子,吵来吵去没用,听林厂长说说产能,看看咋分配合理。”
众人都看向林烽,李云龙也坐下来,嘴里还嘟囔:“老林,你可得公平点,我独立团打仗最靠前,火箭炮必须给我!”
林烽笑着点头,从口袋里掏出张产能表:“大家放心,火箭炮咱们军工部现在能造,发射管的库存够,组装一门只需要十天;迫击炮的话,老张他们车间正在赶工,三门的话,二十天能完成;狙击步枪,家泉次郎带着技工在做零件,三十支的话,二十天也能搞定。”
“至于子弹,咱们无烟火药月产能是五百斤,能复装十万发子弹,各团要五万发,加起来十万发,刚好够;火箭筒的话,钢管库存够,组装五具还是十具,都没问题;炸药包更简单,苏婉那边硝酸铵和TNT的库存充足,一百个炸药包,五天就能做出来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坚定:“所以我承诺,一个月内,满足各团的所有需求!火箭炮给独立团和新一团各一门,迫击炮给新一团三门,狙击步枪三十支全给新一团,火箭筒独立团五具、新二团十具,子弹各团五万发,炸药包新二团一百个——这样分配,大家觉得咋样?”
这话一出,院子里瞬间安静了。李云龙愣了愣,没想到林烽真能一口答应,还把火箭炮给了他一门,立马眉开眼笑:“老林,够意思!就按你说的来!一个月后,我派二营长来拉货!”
丁伟也点头:“三十支狙击步枪、一门火箭炮、三门迫击炮,还有五万发子弹,够我新一团用一阵了!林厂长,你这产能真够顶的,比国民党的军工强多了!”
孔捷更是满意:“十具火箭筒、一百个炸药包,正好能补咱们团的缺口。林厂长,辛苦你们了!”
林烽摆摆手:“大家不用谢,咱们都是为了打鬼子。不过,我有两个小条件,想跟各团商量下。”
“啥条件?你说!”李云龙立马表态,“只要能给我火箭炮,别说两个条件,十个我都答应!”
“第一个,原材料运输的问题。”林烽说,“咱们造武器需要的钢管、硝酸铵、TNT,好多得从后方运过来,最近日军特工队活动频繁,上次就想偷袭咱们兵工厂。所以想请各团帮忙,在运输路线上安排些兵力护送,确保原材料能安全到厂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