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铁虽然觉得压力山大,但还是把胸脯拍得砰砰响:“厂长放心!只要料够,俺们锻工车间保证把炉子砌得又结实又旺火!”
“第二,”林烽继续道,“要继续深化‘主厂+卫星点’模式,计划在更偏远的山区,再新增三个卫星加工点!不仅要加工零件,未来也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对原料要求不高的初级冶炼、锻造工序转移过去,进一步分散风险和压力。老张,这方面你多费心。”
老张沉稳地点点头:“没问题,厂长。有了之前的经验,新增三个点,我们有信心。”
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”林烽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技术骨干,最后落在杨永军、李小千等年轻人身上,“人才! 大口径武器的研发和生产,需要大量的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!我计划,从全厂范围内,选拔五十名有潜力、肯钻研的年轻技工,组成‘大口径武器技工培训班’,由家泉师傅、张师傅、王师傅你们这些老师傅亲自带,系统学习复杂图纸识读、大型部件加工、精密测量、热处理等高级技能!为咱们未来的‘重炮梦’,储备最核心的人才!”
听到这个,杨永军和小豆子等年轻人眼中都燃起了炽热的光芒。能参与到大口径武器的研制中,这是何等的荣耀和挑战!
牛大力听着这一系列宏大的规划,激动得直咧嘴:“厂长,你这规划,听着就提气!又是大炮,又是矿炉,又是培训班的,俺听着,比听戏还过瘾!你就说,要俺老牛干啥吧!是搬砖砌炉子,还是扛着枪保卫新厂点?”
林烽被他逗笑了:“大力,你的任务重着呢!新增矿点、卫星点的安全,未来大型设备、原料的运输保卫,都离不开你和警卫排!你得给我练出一支能打硬仗、更能保安全的铁拳头来!”
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牛大力吼声震天。
苏婉则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和计算,为这宏大的规划寻找落地的细节和资源匹配方案。
会议持续了大半天,众人对林烽提出的两大核心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,补充了许多细节,也预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。虽然前路充满挑战,但每个人都从这宏伟的蓝图中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动力。
最终,林烽总结道:“同志们,1941年,对咱们瓦窑堡兵工厂来说,将是攻坚克难、迈向新生的关键一年!‘大口径武器’是咱们刺向未来的锋利矛头,‘原料百分百自给’是咱们支撑一切的坚实盾牌!这两件事,一件都马虎不得!从明天起,各口按照今天讨论的方向,细化方案,行动起来!我希望到明年这个时候,咱们不仅能骄傲地盘点生产了多少枪支弹药,更能自豪地说,咱们为八路军真正意义上的‘重炮部队’,打下了第一块基石!”
散会后,众人意气风发地离去。林烽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,看着墙上那幅刚刚被填满不少内容的规划图,目光深邃。他知道,这将是一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艰难的道路,但他坚信,只要方向对了,瓦窑堡的这群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们,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。1941年的瓦窑堡,必将在这两大目标的牵引下,开启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,为饱经战火的祖国,熔炼出更多克敌制胜的国之重器。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