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目光扫过三人: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嘛! 咱们瓦窑堡,从几台破机床起家,到现在能造坦克、造步话机、炼特种钢,靠的是什么?不就是这股子不怕难、敢想敢干的劲儿吗?”
一番话,说得杨勇、荣克、李均三人沉默了下来,脸上的抵触情绪渐渐被思索和一种被点燃的责任感所取代。他们何尝不知道自行火炮的战术价值?只是被林烽这永不停歇的“折腾”劲儿给惊着了。
杨勇叹了口气,弯腰捡起地上的铅笔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,又带着点认命般的兴奋:“得!算您狠,林厂长!您这饼画得,我们是吃也得吃,不吃也得吃!跟着您干,这辈子算是别想清闲了!”
荣克也无奈地笑了笑,眼神却已经开始变得锐利,习惯性地开始思考技术路径:“底盘共用是个好思路,可以节省大量开发和制造成本。但后坐力问题确实是核心……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一套更高效的制退复进系统,甚至考虑在射击时放下大型液压驻锄……”
李均则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材料清单:“炮架支撑部位必须采用更高强度的铬镍钼钢,焊接工艺也需要升级……”
看着工程师们迅速从“吐槽”模式切换到“攻关”状态,林烽满意地笑了。他知道,这些中国最顶尖的技术人才,骨子里都流淌着不服输、敢创新的血液。他需要的,只是点燃那根引信。
“不急在一时。”林烽适时地给大家减压,“眼下首要任务,是确保‘太行-1型’发动机的稳定量产和后续坦克的总装。自行火炮这个想法,大家先在心里琢磨着,抽空做些前期论证和草图规划。等咱们的坦克生产线完全顺畅了,再集中力量,啃这块硬骨头!”
话虽如此,但一颗名为“自行火炮”的种子,已经悄然埋在了瓦窑堡这片肥沃的技术土壤里。杨勇等人离开时,嘴里讨论的已经不再是眼前的122榴弹炮,而是关于底盘强化、战斗室布局的只言片语。林烽看着他们的背影,知道用不了多久,这份“野心”就会在瓦窑堡再次开花结果。他的目光,已经超越了坦克,投向了更远、更强大的未来装甲力量蓝图。
喜欢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铁血长征,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