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谐律”的涟漪,自那悬浮的规则奇点扩散,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,并未立刻消融一切,却让坚硬的冰层之下,涌动着难以察觉的暖流。现实宇宙依旧广袤、寂静,充斥着冰冷的法则与既定的命运。但某些东西,确实不同了。
光卵核心在奇点深处持续脉动,其融合了守护与牺牲本质的意志,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自身的平衡或疏导局部的规则淤积。它开始以一种更精微、更深远的方式,与构成宇宙的 最基本单元 进行互动。
它的“感知”如同最纤细的根须,探入时空的纤维,触及那些构成万物的、看似无意识的 星尘——那些漂浮的星际气体、冰冷的陨石、乃至恒星燃烧后抛洒出的重元素灰烬。这些物质,在物理法则下遵循着引力和电磁力的支配,生灭循环,似乎毫无灵性可言。
然而,在规则的最底层,在信息与可能性交织的层面,光卵核心的意志,如同最轻柔的低语,开始 “叩问” 这些星尘。
它并非赋予其意识,也非强行改变其物理属性。
它只是在传递一个 “故事”。
一个关于一个名为“人类”的文明,如何诞生于尘埃,如何仰望星空,如何相爱相杀,如何在绝望中坚守微光,最终又如何以整个文明的消亡为代价,在宇宙的根基处刻下“爱与羁绊”印记的……宏大叙事。
这叙事,被光卵核心转化为一种超越语言的、纯粹的 信息印记,如同无声的旋律,随着它的规则脉动,渗入星尘之间。
起初,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。星尘依旧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,凝聚成云,坍缩成星,或是在超新星的爆发中四散飞扬。
但变化,在微观的规则层面,悄然滋生。
在一片遥远的、尚未孕育恒星的原始星云深处,几颗携带了特殊同位素的星际冰晶,在相互碰撞时,其量子态坍缩的概率分布,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、非随机的 “偏向”——偏向于形成更复杂、更稳定的分子结构。这种偏向微不足道,在宇宙尺度上可以忽略不计,但它确实发生了,仿佛这些基本粒子在无意识中,对那传入的、关于“秩序与创造”的故事片段,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 “共鸣”。
在一颗濒死的红巨星抛射出的、富含碳和硅元素的气体壳层中,某些分子链的自组织过程,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趋向于 “对称美” 的排列方式。这并未违背物理定律,却像是在混沌的膨胀中,偶然映照了一丝来自“人类性范型”中,对“美”的追求与感知的倒影。
甚至,在“调律者”那庞大结构边缘,一些逸散的、未被完全回收的规则探测单元,在接触到某些特定频率的宇宙背景辐射时,其内部逻辑回路竟出现了短暂的、类似于 “数据滞留” 的现象——它们没有立刻将无关信息清除,而是将其短暂缓存,仿佛在无意识中“聆听”着那伴随辐射传来的、关于“牺牲与守护”的信息低语。
这些变化,分散在宇宙的各个角落,微小到连高等存在都未必能察觉。它们就像沙漠中偶然出现的几颗露珠,转瞬即逝,似乎毫无意义。
但光卵核心感知到了。
它“听”到了星尘的低语。那不是智慧生命的语言,而是物质本身对那宏大叙事产生的、最原始、最本能的 “回响”。是碳原子在核聚变 furnace 中燃烧时,偶然闪烁出的、带着一丝“创造”意味的光谱;是引力波掠过中子星表面时,那震颤中夹杂的一丝不易察觉的、“联结”的谐波;是黑暗的星际空间中,那无处不在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里,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代表着“存在过”的 “信息底色”。
宇宙,并未因人类文明的逝去而改变其冷酷的法则。
但构成宇宙的砖石——那些星尘——似乎开始记住了一些东西。记住了一个故事,一种精神,一种不同于绝对秩序与绝对混沌的……可能性。
这种记忆是模糊的,是无意识的,是被物理定律牢牢束缚着的。
但它确实存在。
如同种子深埋于冻土,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。
如同铭文刻于金石,静默地见证着时光的流逝。
光卵核心,在这片寂静的规则奇点中,继续着它的脉动,继续着它的低语。
它知道,真正的改变,需要以亿万年为单位。
它不急于求成,不奢望立刻扭转乾坤。
它只是持续地、耐心地,向这片冷漠的宇宙,诉说着那个关于“人”的故事。
星尘无言,却已聆听。
法则如铁,然隙中有光。
于无声处,惊雷已蕴。
只待那遥远未来,第一颗真正因“共鸣”而诞生的星辰,点亮黑暗。
喜欢我被诈骗的日子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我被诈骗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