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粮库的火光映红了半个哈尔滨的夜空,直到后半夜才逐渐被扑灭,留下的是冲天的黑烟、刺鼻的焦糊味和一片狼藉。宋梅生几乎一夜未眠,不是在救火现场指挥调度(他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“最需要协调”的后勤保障环节),就是在警察局里接打无数个电话,应对各方质询。
天刚蒙蒙亮,他就被局长赵德明一个火气冲天的电话叫到了会议室。一进门,一股混合着烟味、焦糊气和紧张情绪的压抑氛围就扑面而来。赵德明坐在主位,脸色铁青,眼袋深重,显然也是一夜没睡好。副局长张怀民坐在旁边,端着茶杯,眼神闪烁,不知在想什么。此外,还有特务科科长、侦查科科长等几个要害部门的主官,个个面色凝重。
“宋科长!你来的正好!”赵德明一看见他,就没好气地拍着桌子,“说说吧!这到底怎么回事?粮库那边初步统计,损失惨重!日本人那边都快炸锅了!这火是怎么烧起来的?!”
宋梅生一脸疲惫和沉痛,先是对着各位长官敬了个礼,然后才用沙哑的嗓子开口:“局长,各位长官,初步判断,是丙区东角一个老旧的照明线路,因为年久失修,加上昨夜风力太大,导致短路起火。这是我们总务科前期协助安全检查时,记录在案的老问题了,我们也向粮库方面提出过整改建议,可惜……”他适时地停顿,露出一副“我们尽力了”的无奈表情,巧妙地将主要责任引向了粮库自身的管理漏洞。
“放屁!”张怀民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,茶水都溅了出来,“宋科长,你这话说的轻巧!线路老化?我怎么听说,起火前没多久,你们总务科刚派人去检修过电路,还更换了一批消防器材?这火早不起晚不起,偏偏在你们检修完就烧起来了?这怎么解释?!”
矛头直指总务科的“检修”工作,其心可诛。
宋梅生心里冷笑,脸上却显出三分委屈七分愤慨:“张副局长!您这话是什么意思?难道怀疑我们总务科故意放火不成?我们奉命去协助安全隐患排查,那是尽职尽责!更换的灭火器,那是为了加强防火能力!至于电路检修,我们只是对部分明显老化的线路进行了加固处理,怎么可能去故意破坏?当时粮库的日本经理山本先生也在场,他可以作证,我们的工作完全是按照规范进行的!”
他抬出日本人压阵,同时咬死“规范操作”,绝口不提王股长以次充好的细节。
“规范?谁知道你们是怎么规范的!”张怀民不依不饶,“我听说,你们换上去的那些灭火器,有不少根本就是失效的!不然火势怎么会蔓延得那么快?宋科长,这采购环节,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?”他开始攻击宋梅生的“命门”——经济问题。
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更加紧张,其他几位科长都屏息凝神,看着这场龙虎斗。
宋梅生早就料到他会来这一手,不慌不忙地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双手递给赵德明:“局长,这是此次支援粮库消防器材的详细清单、采购发票复印件以及仓库出库记录。所有器材均从正规渠道采购,有据可查。至于灭火器失效的问题……”
他转向张怀民,语气带着一丝嘲讽:“张副局长可能有所不知,当时现场混乱,很多工人不会正确使用新型灭火器,甚至有些灭火器在慌乱中被碰撞损坏,这才导致效果不佳。这一点,当时在场的很多工友和我们的队员都可以证明。如果张副局长怀疑采购有问题,我欢迎局里成立专门小组,彻底清查我们总务科的所有账目!我宋梅生行得正坐得直,不怕查!”
他以退为进,态度强硬,反而让张怀民有些措手不及。清查总务科账目?那里面牵扯的利益盘根错节,拔出萝卜带出泥,他张怀民自己也未必干净。
赵德明皱着眉头翻看了一下宋梅生递上的文件,虽然看不太懂那些明细,但手续看起来是齐全的。他烦躁地摆摆手:“好了好了!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!当务之急是善后和给日本人一个交代!火灾原因调查,特务科和侦查科联合负责,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!宋科长,你们总务科全力配合,要人给人,要物给物!至于其他问题,”他瞪了张怀民一眼,“等火灾调查清楚了再说!”
“是!局长!”宋梅生立刻立正领命,心里稍稍松了口气。第一关,算是勉强过了。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,调查组才是关键。
会议结束后,宋梅生回到总务科办公室,王股长立刻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窜了进来,关上门,脸色煞白:“科……科长,没事吧?张副局长那老小子咬得可真狠!”
宋梅生疲惫地坐在椅子上,揉了揉太阳穴:“暂时没事。老王,你听着,调查组马上要成立。你立刻去做几件事:第一,去找电工老刘,让他管好自己的嘴,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一个字也别说,好处少不了他的。第二,去找那天跟我们干活的临时工,每人多发三天工钱,让他们统一口径,就说我们检修很规范,是粮库自己管理混乱。第三,把我们仓库里剩下的、同批次的灭火器,立刻……处理掉,别留任何痕迹。”
王股长连连点头:“明白!明白!我马上去办!科长,那……那个老马头?”他指的是放火的库工。
宋梅生眼神一冷:“他那边你不用担心,我自有安排。你办好我交代的事就行。记住,从现在起,你什么都不知道,我们只是按命令办事,出了问题,也是粮库和上面的责任,明白吗?”
“明白!明白!”王股长心领神会,屁颠屁颠地出去了。
打发走王股长,宋梅生靠在椅背上,闭上眼睛。他知道,自己正在走钢丝,一边要应对官场的明枪暗箭,一边要掩盖真实的行动痕迹。张怀民就像一条嗅到血腥味的鲨鱼,绝不会轻易罢休。而日本人的调查组,更是不容小觑。
他必须利用一切资源,将调查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。他想到了小陈,想到了安娜,甚至想到了林婉……这场善后与调查的风波,才刚刚开始,而他已经闻到了其中浓烈的火药味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越是危急关头,越不能自乱阵脚。“喀秋莎”必须在这场风暴中,不仅幸存下来,还要利用这场风暴,更好地隐藏自己。
喜欢谍战:暗夜请大家收藏:(www.20xs.org)谍战:暗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