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辉设计学院的公告栏前,“原创维权胜诉”“学生作品屡获行业大奖”的喜报还在熠熠生辉,刚贴上去的“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启动”通知,转眼就被三层学生围得水泄不通。保洁阿姨推着清洁车路过,看着比上次公布获奖名单时还热闹的人群,笑着打趣:“这学院是开了挂吧?刚打赢抄袭官司,又来大好事!”
人群中心,红底烫金的通知上,“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”几个字格外醒目。正在工作室指导学生修改“自然共生”系列迭代设计的苏晚星,被外面的喧哗声吸引,刚走到走廊口,就见林晓宇举着手机冲过来,脸上的笑容比拿金奖时还灿烂:“苏老师!我们能去巴黎交流了!还能进他们的可持续设计实验室,甚至有机会对接巴黎时装周实习!”
张昊和李萌萌也跟着跑过来,手里攥着抄录的通知要点,语气里满是急切:“通知说顾总亲自推动的合作,对接了三个多月才谈成!选拔要求设计功底扎实,英语能正常交流,还要过跨文化适应测试,我们能报名吗?”
苏晚星看着学生们眼里的光,想起前几天顾砚深找她时的场景。当时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,手里拿着厚厚的合作协议,语气沉稳却难掩期待:“‘自然共生’系列的成功,让星辉在行业内有了话语权,但学生们的舞台不该只局限于国内。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是可持续设计领域的顶尖学府,这次合作能让他们接触到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,这是比任何奖项都宝贵的成长机会。”
“当然能报名。”苏晚星笑着点头,目光扫过通知上的合作细节,“而且学院已经安排了专业外教,开了设计英语和跨文化沟通集训班,就是为了让有潜力的学生都能公平竞争。”
话音刚落,教务处主任就陪着顾砚深走了过来。顾砚深手里拿着一份合作细则,步履沉稳,看到苏晚星和围过来的学生,嘴角勾起一抹淡笑:“苏老师,正想找你对接教学相关的事。巴黎那边会派三位资深教授来授课,下个月启动第一批交流生选拔,名额二十个,需要你和专业老师一起制定选拔标准,重点考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苏晚星立刻应下,“‘自然共生’系列的迭代设计正好需要前沿技术支持,林晓宇他们对可持续材料的研发有经验,张昊在3D打印工艺上也有积累,正好能借着交流机会查漏补缺。”
顾砚深眼底闪过一丝赞许:“我也是这个意思。除了互派交流生,巴黎那边还会开放设计资源库,组织中法学生联合设计展。后续‘逐光’品牌会为交流生提供专项资助,包括往返机票和住宿补贴,让学生们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学生们听到这话,瞬间欢呼起来。张昊握紧拳头:“我早就想看看国外的3D打印技术了,说不定能解决我们之前遇到的材料强度问题!”李萌萌也跟着点头:“巴黎的时尚氛围太让人向往了,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平衡设计美感和实用性的。”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支持态度。当天下午的教学协调会上,刚接替阿诺德教学负责人职位的李教授,就提出了异议:“顾总,苏老师,我觉得选拔标准过于侧重实践能力,有些片面。”
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语气带着几分固执:“交流生代表学院形象,理应优先选拔理论成绩拔尖的学生。那些整天泡在工作室、满脑子都是项目的学生,虽然实践能力强,但理论基础未必扎实,去了顶尖学府很可能跟不上课程,反而丢学院的脸。”
这话一出,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。在座的老师都清楚,李教授一直主张“理论优先”,对苏晚星的实践教学模式本就颇有微词。
苏晚星放下手里的选拔细则,平静地开口:“李教授,我不认同你的观点。这次交流项目的核心是学习国际前沿的可持续设计实践,而非单纯的理论研究。”
她拿出手机,点开学生们的项目档案:“林晓宇小组为了解决海洋塑料纱线的色差问题,查阅了大量国际文献,还自主设计了三次材料测试方案,理论功底并不薄弱;张昊为了优化3D打印工艺,自学了国外的精密建模技术,英语水平也能满足专业交流需求。实践与理论从来不是对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的。”
顾砚深适时补充道:“李教授,‘自然共生’系列能获得国际设计期刊的关注,正是因为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了有市场价值的作品。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之所以愿意合作,也是看中了我们的实践教学成果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:“选拔标准会兼顾理论、实践和综合素质,不会偏向任何一方。而且学院会为所有报名学生提供免费集训,确保每个有潜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竞争机会。”
李教授脸色一阵尴尬,张了张嘴想说什么,最终还是悻悻地闭上了嘴。
协调会结束后,顾砚深看着苏晚星,语气真诚:“这次选拔还要辛苦你多费心。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目共睹,但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视野方面还需要打磨,后续的集训课程,还得靠你把关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