泳池边的兴奋与豪言壮语,在回家的路上渐渐沉淀为具体的思绪,刘夏和陈浩各自怀揣着省级联赛的消息,走向了那个既是港湾也可能掀起波澜的家。
刘夏推开家门时,客厅里飘着饭菜的香气,母亲正在摆放碗筷,父亲则坐在沙发上看晚报。
“爸,妈,我回来了。”刘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,但眼底的兴奋还是藏不住。
“回来啦?游泳好玩吗?快洗手吃饭。”刘母笑着招呼。
刘夏应了一声,磨蹭着走到父亲身边,深吸一口气,开口道:“爸,妈,跟你们说个事。”
刘父从报纸上抬起眼,看着儿子难得郑重的样子,放下了报纸:“哦?什么事,说吧。”
“就是……原来四月份推迟的那个省高中生篮球联赛,定下来了,七月下旬举行,在省体育中心。王老师通知我和陈浩,从下周开始要集中训练,准备参赛。”刘夏一口气说完,紧张地观察着父母的反应。
刘母先是惊喜:“哎呀!这是大好事啊!代表市里去比赛,多光荣!”她看向丈夫,“老刘,你说是吧?”
刘父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,微微颔首道:“嗯,不错。有王老师带队,我们很放心。这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,多见见世面是好事。”他略作停顿,目光渐深,语气平稳却带着一贯的掌控感,看向刘夏:
“儿子,爸爸一直支持你打球。篮球能培养团队意识,磨练意志,这些我都看在眼里。你能把爱好发展成特长,在高中阶段有这样出彩的经历,是值得肯定的。”
刘夏心头一暖,正欲开口,父亲却已继续说了下去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:
“不过夏夏,你要清楚,篮球对你而言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,但不是人生的主赛道。到了高三,重心必须全部收回到学习上。将来进一所好大学,读合适的专业,这才是为你铺好的路。运动员这条路不确定性太大,不适合你。”
父亲的话像一阵沉稳的风,轻轻拂去了刘夏心头那些因激动而悄悄冒头的、不切实际的念头。他嘴唇动了动,那句“万一我能打职业呢”终究没有说出口。他看着父亲眼角的细纹,想起他多年来在国企中运筹帷幄的姿态,也想起父亲早已为他规划好的升学路径——那是一条清晰、稳妥,几乎不容偏离的人生蓝图。
刘夏比谁都明白,自己的未来不是一场可以自由发挥的球赛,而更像一盘早已布局的棋。父亲从不大声呵斥,却总能用这样温和而笃定的语气,为他划出明确的边界:支持你在既定范围内挥洒青春,但更重要的,是走在被期待的路上。
沉默数秒后,刘夏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爸,我明白。我会好好准备比赛,也不会落下学习。高三,我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刘父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手臂,语气缓和下来:“你能这样想就对了。去吃饭吧,训练注意安全,别受伤。比赛如果时间允许,我会去看。”
“好。”刘夏应道。一丝若有若无的失落悄然掠过,但更多的是一种早已习惯的清醒。家的支持从不缺席,而未来的轨迹,其实早在父亲的布局中逐渐清晰。他需要做的,是沿着那条既定的路,稳稳地走下去。
与刘夏家略带理性的氛围不同,陈浩一进家门,消息就像一颗快乐的炸弹炸开了锅。
“爸!妈!天大的好消息!”陈浩几乎是喊着冲进家门的,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。
正在厨房忙碌的陈母和在小卖部柜台算账的陈父都被他吓了一跳。
“啥事啊浩子?这么高兴?”陈父放下账本。
“省篮球联赛!七月下旬就打!我和夏哥要代表市里去省里比赛了!”陈浩激动地宣布。
“真的啊?!”陈母围着围裙就从厨房跑了出来,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,脸上笑开了花,“哎呦!我的好儿子!这么争气!要去省里打比赛了!”
陈父也高兴得直搓手:“好!好小子!给爸长脸!老王……王老师怎么说?什么时候开始练?”
“下周就开始!集中训练!爸,妈,这次比赛是封闭的,在省体育中心住一个星期打,听说只有家属能进去看。”陈浩连忙补充。
“家属能看就行!”陈母立刻拍板,“妈陪你去!必须去!给你加油鼓劲!这一个星期,妈啥也不干了,就专门给你做好吃的送去!保证你吃得饱饱的,有力气打球!”她已经开始盘算要准备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物了。
陈父也豪爽地说:“对!让你妈陪你去!店里有我看着。浩子,好好打!别紧张,发挥出你的水平就行!咱家浩子这身板,就是打篮球的料!”相较于刘父的审慎,陈浩父母对儿子打球的支持是纯粹而热烈的,带着点儿朴素的骄傲,似乎并未过多考虑遥远的未来,只为儿子眼前能站上更大的舞台而由衷喜悦。
陈浩看着兴奋的父母,心里暖洋洋的,也更加充满了干劲。
接下来的两个星期,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