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宿舍。
周远打开了电脑里的一个文档,上面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报名信息。
马潭眼尖,一下子就看到了屏幕上的字。
“卧槽?远哥,你真要去参加这个啊?”他一脸不可思议,“你这水平去参加大学生级别的比赛,那不是降维打击吗?给别人留条活路吧!”
“就是啊远哥,”林安也附和道,“你现在可是破解了NS方程的大神,去跟我们这些凡人卷,你好意思吗?”
周远头也没抬,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,调出比赛的相关资料。
“之前就答应了杜梁和方承学长的,总不能言而无信吧。”
他顿了顿,又补充了一句。
“再说,我现在名义上还是百川大学的普通本科生,王教授说,等这次比赛结束,走完答辩流程,才能正式转为研究生学籍。”
这话一说,宿舍里三个人才恍然大悟。
原来学神也得走流程。
不过这流程在他们看来,简直就跟玩儿似的。
“那不还是过个场子嘛。”林安酸溜溜地说道,“以你的水平,那答辩不就是上去说个‘大家好,我叫周远’,然后下面评委就全体起立鼓掌,高呼‘欢迎周神指导工作’?”
“哈哈哈哈,你这画面感也太强了!”马潭笑得捶床。
周远懒得理他们,注意力已经放到了另一件事上。
他点开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,里面全是他对那块从系统里得到的残破电池的研究记录。
上次王羽正教授帮他申请的那笔科研经费第一笔已经到账了,足足有五十万。
钱是到手了,可怎么花,却成了个难题。
总不能跟王教授说,这钱是用来研究一块来路不明的破电池的吧?
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模型,眉头微微皱起。
这段时间,他只要有空,就在研究这块电池。
越是研究,他越是心惊。
这块巴掌大小的电池,其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,完全超出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电池技术。
他一开始猜测这可能是传说中的硫锂电池,但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数据比对,很快就推翻了这个结论。
硫锂电池的瓶颈和缺陷,在这块电池上完全看不到。
它更像是一种……更高维度的技术产物。
最要命的是,系统给的资料文件是残缺的,核心部分全是空白,让他像个没头苍蝇一样,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数据进行反向推演,研究方向根本不明确。
想到这里,周远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。
幸好。
他点开另一个聊天软件,看着一个名为“安城一中6班科研小组”的群聊,里面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他布置下去的几个基础实验课题,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点笑意。
安城那帮小鬼头还挺给力的。
有他们帮忙分担一些最基础的材料筛选和测试工作,确实让他省了不少力气,不然光是那些枯燥重复的实验,就足够把他累趴下了。
就在他思索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时,宿舍门被敲响了。
“咚咚咚。”
“谁啊?”马潭离门最近,喊了一嗓子。
门外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:“我,杜梁,周远在吗?”
周远回过神来,扬声道:“在,学长,门没锁。”
门被推开,杜梁和另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方承走了进来。
他们俩就是周远这次建模大赛的队友。
“周远,在忙呢?”杜梁看到周远电脑上复杂的模型,笑着打了个招呼。
“杜学长,方学长。”周远站了起来。
林安和马潭他们一看到是外人,立马收起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,变得正经起来,齐刷刷地喊道:“学长好!”
这就是百川大学的传统,对学长学姐,天然就带着一份尊敬。
“你们好。”杜梁和方承也礼貌地点了点头。
“周远,我们过来是想跟你说一下,”杜梁直接开门见山,“比赛不是后天开始吗?学校的意思是,让我们今天就过去,提前去锦州市那边的赛区适应一下环境和设备。”
方承也跟着说道:“对,学校大巴都安排好了,就在楼下等着。我们把东西都收拾好了,就差你了。”
周远看了一眼自己的桌子。
他没什么好收拾的,一个背包,一台笔记本电脑,足矣。
“行,我没问题。”他果断地合上电脑,“马上就好。”
“那我们先下楼等你。”杜梁说道。
“好。”
杜梁和方承离开后,宿舍里又恢复了原样。
“远哥,你要出征了啊!”林安一脸激动,“祝你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把那帮对手杀得片甲不留!”
“没错!让全国的大学生都感受一下被我们远哥支配的恐惧!”马潭也挥舞着拳头。
周远被他们吵得脑仁疼,拎起背包就往外走。
“走了。”
“远哥再见!等你的好消息!”
“远哥加油!”
在一片喧闹的欢送声中,周远走出了宿舍楼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