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606
厅内众人皆陷入沉思。田隆环视四周,缓声道:倘若陈渡当真未死,那么曹公嫁女之举,恐怕从初始便是青州棋局的一着妙手。
许攸捻须附和:不仅可提振军民士气,更算准了公孙瓒对我冀州的忌惮心理,料定其必不敢轻举妄动。
此等险着...审配突然击节赞叹,除陈渡外,无人敢谋;而唯独陈渡献策,曹公方敢采纳。
众人目光不约而同转向末座的郭图。这位素来沉默的谋士此刻正凝视着案上竹简,忽而开口:臧霸此人重利,若能许以厚报...
话音未落,逢纪突然拍案而起:若陈渡坐镇临淄,仅需万余精兵便可震慑泰山贼寇!届时四万大军东进,陶谦岂有不败之理?
堂内骤然响起剧烈的拍案声。袁绍额头青筋暴起,拳头在案几上留下道道红痕:曹阿瞒竟敢如此欺我!
他猛然醒悟:陈渡此子最擅揣度人心。那公孙瓒看似凶猛,实则优柔寡断。自己麾下众谋士都未能看透这点,唯有陈渡...
懦夫!袁绍狠狠啐道,忽然将目光锁定在角落。那里,郭嘉正倚柱而立,似笑非笑地把玩着手中酒盏。
袁绍眉头微挑,语气中带着诧异:奉孝莫非也同陈太阿一样,算准了公孙瓒那懦夫不敢进兵青州?
郭嘉默然不语,似在沉思。
袁绍面露不悦,眉心紧蹙。
沮授亦望向沉默的郭嘉,深深叹息:若当真依奉孝之计,不派兵北上,公孙瓒便无后顾之忧。如此,曹孟德或许就不敢拒绝主公的提议了。
袁绍急促喘息,厉声道:那即刻与公孙瓒结盟!传信告知他冀州绝不干涉青州之事,让他安心渡河!
他素来厌恶公孙瓒,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与之联手。
但此刻,纵使万般不愿,他仍果断决定与公孙瓒共抗曹操。
曹操的崛起之势过于迅猛。
曹**公孙瓒那个懦夫强出太多!
绝不能再让曹操继续壮大!
必须压制曹操!铲除曹操!
席间众人神色各异。
若冀州未曾派兵北上,或许还能与公孙瓒议和。
如今局势已变,公孙瓒岂会轻信冀州诚意?
我亲自出面!袁绍察觉众人疑虑,当即表态。
来不及了。沉默许久的郭嘉突然开口,陈太阿的布局,早已无懈可击。
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。
袁绍强压怒火质问:有何来不及?我亲自与公孙瓒议和,撤走两地驻军,他还不敢进兵青州?
郭嘉平静回应:敢。
但终究是迟了。
陈太阿的谋划,太过周密。
如今无论冀州如何应对,都为时已晚。
休得胡言!郭图拍案而起,厉声呵斥。
他一向轻视郭嘉——不过是颍川郭氏旁支的寒门子弟,得荀氏兄弟举荐后便目中无人,终日故作高深。
真当自己是另一个陈太阿?
郭嘉未予理会,继续道:自邺城至鄃县三百里,至下博四百里。
即便袁车骑此刻亲自北上,昼夜疾行,至少也需两日方能撤军。
袁绍面色阴沉。
他注意到郭嘉称呼已从变为袁车骑,莫非心生不满?
郭嘉的话仍在继续......
袁绍与公孙瓒的和谈预计耗时一两天,两地驻军后撤两百里需五六日,前后总共十日。届时青徐战局应有定论,曹军捷报再过三五日便可送达。
郭嘉说完后,议事厅内鸦雀无声,只闻众人呼吸。谋士们纷纷皱眉审视郭嘉,见他神色认真,都露出困惑表情。
此前郭嘉献策阻止袁绍出兵清河、安平,如今看来确属上策。但当时无人料到重伤垂死的陈渡还能布局青徐战事。众人原计划既要胁迫曹操让步,又需对青州示好,同时威慑公孙瓒避免其吞并青州。若非曹操断然回绝,谁能想到陈渡真如郭嘉所料未死且暗中布局?
简直荒唐!郭图拍案而起,陈渡的布局怎称完美?为何要退兵两百里?你怎敢断言十日便能结束战事?面对质问,郭嘉垂首默然。沮授沉思片刻恍然道:主公亲赴和谈期间,边境驻军断不可撤。若要诱公孙瓒孤军深入两百里袭扰临济,我军必须保持同等距离。这正是陈渡的精妙安排——放弃平原形成的二百里缓冲带,恰好能争取关键时间差。
我认为,曹操写这封信时,青州军早已出征。
换句话说,等我们谈妥条件后撤两百里,让公孙瓒顺利渡河之际——
青徐地区的战事便已尘埃落定。
袁绍面色骤变。
众谋士面面相觑。
若果真如此,陈太阿的谋划堪称滴水不漏!
青州方面既未在平原国设置行政官员,也未推行集体农庄制度,甚至连龙凑渡这样的战略要地都未布防。
这个反常举动令在座众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须知平原国毗邻黄河,其土壤肥沃程度冠绝青州全境。
更关键的是,沿青州四百余里黄河岸线,唯有龙凑渡可供大军通行。
只需万余人驻守东岸,整个青州便可固若金汤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