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北的清晨,带着一种与蓉城截然不同的凛冽干爽。
阳光透过宿舍窗帘的缝隙,在地板上投下锐利的光斑。
暖气片持续散发着均匀的热量,将室内烘得暖融融的。
姜羡的生物钟在回到宿舍的第二天就精准地恢复了。
六点整,她悄无声息地起床,换上运动服,在黎晴轻微的鼾声和林菱均匀的呼吸声中,轻手轻脚地出了门。
晨跑在熟悉的校园路径上,冷空气吸入肺腑,带着一种令人清醒的刺激感。
她看着寒假里略显空旷的操场、挂着冰凌的光秃树枝,以及远处图书馆早已亮起的灯火,一种熟悉的、充满秩序的活力感重新注入四肢百骸。
家的慵懒和温暖被妥帖地收纳入心底最柔软的角落,此刻,她是京北大学的学生姜羡,需要重新绷紧那根自律的弦。
跑完步回来,黎晴正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,看到她已经洗漱完毕、神采奕奕的样子,哀嚎一声:“啊!羡羡你还是人吗!假期综合症在你身上不存在的是吧?”
林菱也已经起床,正安静地叠着被子,闻言笑了笑:“习惯成自然了。”
秦悦的床帘依旧紧闭,毫无动静。
上午是新学期第一堂《微观经济学》课。教授是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,讲课深入浅出。
姜羡翻开崭新的笔记本,很快沉浸进去。
她发现经过上学期的积累和假期里那些无意识的“商业思维”浸润,那些原本略显枯燥的理论模型,在她眼中似乎活了过来,能与她脑海中许多模糊的念头隐隐对应。
课间,她收到小雨发来的微信,是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步骤,问她思路对不对。
姜羡仔细看了看,发现步骤清晰,只是最后一步计算稍有疏忽。她回复了肯定的鼓励,并指出了那个小错误。
小雨很快回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包和感谢。
这种跨越南北的、细微的知识传递,让她感到一种淡淡的充实。
下午没课,姜羡去了图书馆。她需要尽快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状态。
在书架间穿梭时,她无意中看到几本关于教育心理学和视觉传播理论的书籍,心中那个关于“知识可视化”的念头又不经意地冒了出来。
她犹豫了一下,并没有立刻取下那些书,而是先找到了本学期需要的几本核心教材和参考书。
她告诉自己,现阶段,夯实专业基础仍是首要任务。
抱着书回到座位,她打开笔记本电脑。今天是周一,是她和牧恒约定的周报时间。加密邮箱里果然静静地躺着一封来自牧恒的邮件,标题清晰标注着【云瞻资本 & 羡云工作室 - 第X周运营周报】。
她点开邮件,内容依旧是那份令人安心的简洁与条理:
【云瞻资本】:
- 运营状态:平稳。
- 资金情况:银行账户流水核对无误,备用金充足。
- 行政事务:上月财务结算及税务申报已完成;办公地址续租流程全部完毕,新合同已归档。
- 市场扫描:暂无值得立即介入的早期项目或异常波动。
【羡云工作室】:
- 创作者生态:整体数据健康,呈稳定增长趋势。
- 重点个案:“拂晓手作”(苏晚晴)新视频(仿点翠工艺进阶版)持续发酵,粉丝数于昨日正式突破15万门槛。
已收到两家小型文创品牌初步询价合作意向。张助理已按预案进行初步接洽并收集信息。根据您之前的授权框架,我已评估此为非重大商业合作,建议按标准流程处理:暂不急于推进,保持观察,待其粉丝基础与品牌价值进一步稳固后再行考量。
- 日常运营:报销、合同管理等流程性工作已处理完毕。
【总结】:一切运营活动均在预期轨道内,无异常情况。所有日常决策已按既定授权框架执行。 请您安心学业。
姜羡的目光快速扫过周报。
当她看到关于苏晚晴合作询价的处理建议时,嘴角微微上扬。牧恒的处理方式完全符合她的预期,甚至更加谨慎和具有长远眼光。
他不仅汇报了情况,更给出了基于专业判断的建议,并明确表示这是在他权限范围内可以处理的事情。
这正是她所需要的——一个能够真正独当一面、为她分忧的执行者,而不是一个事事需要请示的传声筒。
她回复了邮件,内容极其简单「收到,你处理的非常好,继续保持。」
处理完这桩事务,她便合上电脑,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面前的《宏观经济学原理》中。
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管理计划:白天高效完成课业和阅读,晚上雷打不动进入学习空间。
傍晚回到宿舍,黎晴正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,抱怨着新学期第一份小组作业的难度。
林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。秦悦依旧不见踪影,她的书桌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,似乎还没回来。
姜羡放下书包,洗了手,拿起黎晴那份作业要求看了看,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分析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