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室里只剩下两人,空气似乎都变得有些不同。
李婧怡没有耽搁,从随身的文件夹里取出一份新的图纸,铺展在会议桌上。
“这是我根据之前的思路,这几天重新修改的气动布局草图,”
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,手指轻轻点在图纸上,
“不过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,比如翼身融合的过渡曲线、还有控制面的具体参数等,都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和优化。”
陈奕好奇地凑过去,目光落在图纸上。只一眼,他的眼神就凝固了。
图纸上的构型,与他脑海中知识库提供的、偏向于激进创新的某类方案截然不同。
它呈现出一种极其流畅、高度一体化的扁平三角翼形态,前缘后掠角极大,机头尖锐,机身与机翼的边界模糊。
仿佛整个飞行器就是从一块完整的黑色材料中雕刻出来的,充满了未来感,却又隐隐透着一股经过千锤百炼的、内敛而危险的气息。
“这是……”
陈奕的呼吸微微一滞,抬起头,惊讶地看向李婧怡,
“你怎么会想到这种具体的气动布局?这……这似乎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概念设计。”
李婧怡的嘴角微微上扬,带着一种混合着自豪与追忆的神情。
她压低了些声音,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:
“因为这不是凭空想象的。这是……前世我们国家后来公开的,鸣镝-22高超音速无人验证机的气动布局。
它在另一个时空,是已经技术成熟,并且经过实际检验的可靠方案。
它采用了乘波体与扁平升力体相结合的布局,在高超音速状态下,能利用自身产生的激波产生额外升力,阻力极小,隐身性能和高速机动性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。”
陈奕听着她的描述,目光重新回到图纸上,那简洁而充满力量的线条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。
他能想象出这架飞行器在高空以数倍音速巡航时,撕裂空气、驾驭激波的英姿。
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感涌上心头,他喃喃道:
“鸣镝-22……成熟且经过实战检验……没想到,前世的华夏,在航空领域已经走到了这一步……”
他眼神有些发直,内心感慨万千,那是一个他未曾亲眼见证,却由他身边的人亲身经历过的、强大而辉煌的时代。
李婧怡看着他发呆的样子,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,好笑地说:
“喂,想啥呢?还走神了。”
陈奕回过神来,深吸一口气,语气中充满了向往:
“没什么,就是……感慨。感慨前世的华夏,科技进步竟然如此之快,如此之猛!”
李婧怡闻言,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,语气肯定地说:
“那是自然。无论是国防军事,还是民生科技,前世的华夏都稳稳站在了世界之巅。
在国际上,更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,甚至在联合国,我们都拥有了随时可以掀桌子的底气和实力。”
“这才是我所期待和为之奋斗的华夏!”
陈奕握了握拳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那个强大的、无人敢轻视的祖国,正是他重生归来,拼尽一切也想早日见到的景象。
“好了,别光顾着感慨了,”
李婧怡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,指尖再次点向图纸的几个关键部位,
“继续看这个。这种气动布局,无论是全向隐身性,还是高超音速下的稳定性和机动性,在那个时空都已经被证明达到了一个近乎极致的平衡。不过……”
她顿了顿,语气带上了一丝比较的意味,声音压得更低:
“……要是和后来真正的白帝比起来,那差距还是不小的。”
“白帝?”
陈奕这次是真的惊到了,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一点,又迅速压低,
“那不是……后来‘南天门计划’里才出现的概念机吗?难道……也造出来了?”
“嗯,”
李婧怡肯定地点点头,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,
“虽然具体的细节属于最高机密,但我去世之前,确实有模糊的影像和消息证实,白帝已经不再是概念,它真实存在,并且具备了空天作战能力。”
“牛逼……”
陈奕只能吐出这两个字来表达内心的震撼。
南天门计划,空天战机……这些在他现在看来还属于科幻范畴的东西,在另一个时空竟然已经成为现实!
这让他更加确信,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,而且必须加快脚步。
两人又围绕着这份基于“鸣镝-22”的气动布局讨论了许久。
从激波控制谈到热管理,从材料选择聊到可能的传感器布置。
李婧怡凭借前世的记忆和今生的扎实功底,提出了许多一针见血的见解,让陈奕受益匪浅。
最终,陈奕拍板决定:
“就用这个气动布局!婧怡,你尽快完成详细的三维建模,把所有细节都完善起来。模型一旦完成,我们立刻协调进行高超声速风洞测试,用真实的数据来验证和优化它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