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十一点多,陈奕才从睡梦中迷迷糊糊地醒转。
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,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
他伸了个懒腰,感觉浑身的筋骨都舒展开来,一种久违的松弛感弥漫全身。
他拿起床头的手机,屏幕上有几条未读消息。
点开群聊,看到几个女生在九点多的时候已经发了消息,说她们先回家了。
陈奕笑了笑,回复了一句“我们也准备回去了”,便起身洗漱。
走出卧室,发现楚箫已经坐在客厅的沙发上,面前摊开着一个笔记本,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公式,他正皱着眉头沉思。
“箫哥,怎么起来这么早?不多睡会儿?”陈奕一边倒水一边问道。
楚箫抬起头,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,叹了口气:
“睡是睡了,但脑子里一直想着雷达的问题,没睡踏实。”
他指了指笔记本,
“虽然按照设计,我们的雷达已经可以分布式集成在智能蒙皮里,覆盖面积和探测维度是够了,但电力供应、散热能力和机载处理器的算力资源是有限的,根本不可能让全身数以万计的雷达子阵列同时以最高功率全开工作。”
陈奕端着水杯走过来,坐在他旁边,扫了一眼那些公式,点点头:
“这个问题确实核心。硬件短期内提升有限,那就得在软的方面下功夫。
我觉得,可能需要一套全新的、高度智能化的算法体系,甚至是引入AI进行动态资源管理和时空调度。”
楚箫眼睛猛地一亮,拍了一下大腿:“对啊!你这个思路一下子把我点醒了!我之前怎么就一直钻在传统算法的牛角尖里呢!”
陈奕喝了口水,有些好笑地看着他:“那你之前一直在纠结什么?”
楚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:
“主要是在挣扎后端信号处理和目标识别这块。婧怡之前是提过一嘴AI,但我理解偏了,一直纠结于如何让AI去直接识别雷达回波里的目标特征!”
“那现在有思路了?”陈奕问。
“有!太有了!”
楚箫显得有些兴奋,
“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个中央AI调度器,它就像一个大脑,实时监控全局威胁态势、任务优先级、能源状态和散热条件,然后动态地将有限的资源,智能地分配给需求最迫切的子阵列。”
陈奕赞许地点点头:“就是这个方向。你可以深入设计这个调度器的决策模型和算法。”
楚箫信心满满地握了握拳:“给我一个月时间,我一定能把这个AI智能调度算法的框架搭出来!”
“不着急,稳扎稳打。”
陈奕拍了拍他的肩膀,
“不过既然你提到了,我可以再给你提一个更具体的方向参考,可以考虑让这个AI调度器在模拟环境中自我学习和进化,找到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优资源分配策略。”
楚箫听得目瞪口呆,半晌才喃喃道:
“我怎么感觉,你对微电子和雷达系统里的这些门道,比我这正经微电子专业出身的还精通啊?你都是从哪儿学来的?”
陈奕神秘地笑了笑,站起身,语气带着一丝深意:“我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。走吧,去叫胖子和宇哥起床,准备回家过年了。”
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,便去隔壁敲门。
手刚抬起,门就咔哒一声从里面打开了,只见赵宇和孙立已经穿戴整齐站在门口。
“哟,你俩醒得挺早啊!”
赵宇笑道,“我们还想着你俩估计得多睡会儿,正准备过十分钟再去叫你们呢。”
孙立打了个哈欠,但眼神清明:“生物钟习惯了,到点就醒。”
陈奕也笑了:“我也刚起来没多久。箫哥估计一大早就醒了。”
四人说笑着,一起去了停车场。
陈奕开车,将几人送回了家。到家时,已经中午了。
推开家门,温暖的空气和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。
陈建明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,宁愿在厨房里忙碌,陈曦则窝在单人沙发上刷着平板。
“爸、妈、老姐,我回来了!”
陈奕一边换鞋一边喊道,目光在客厅里扫了一圈,
“咦?我哥呢?该不会又去公司当苦力了吧?”
陈建明放下报纸,笑骂一句:
“什么叫当苦力?我这是培养他当接班人。”
陈奕一屁股瘫坐在柔软的沙发上,舒服地喟叹一声,然后才懒洋洋地接话:
“老爸,不是我说你,你这样天天把他摁在公司里,我哥啥时候才能给我找个嫂子啊?你这叫阻碍员工个人幸福,属于资本家的无情压榨!”
旁边的陈曦立刻抬起头,加入声援:
“就是,爸,你啥时候让老哥正儿八经给我们找个嫂子,那才是正经事!你看他都多大岁数了!”
陈建明被儿女联手攻击,愣了一下,随即摸着下巴,若有所思:
“嗯……你们俩说的……好像有点道理。行,明天!我让他去相亲!正好你们吴叔叔家的女儿回来了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