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归墟”。
这个词像是一把生锈的钥匙,插入锁孔,试图撬开一段被刻意尘封的、充满铁锈与血腥气的记忆。
林烬靠坐在病床上,窗外是镜城司空见惯的灰蒙蒙天空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平板电脑光滑的屏幕上滑动,上面显示着秦风能搜集到的、所有关于“归墟”的零星信息。
大部分记录都语焉不详,混杂在各种真假难辨的都市传说、航海日志的怪异记载,以及一些早期互联网上昙花一现的、关于“深海异常区”的讨论帖中。有人说那是太平洋深处一个吞噬一切的海底深渊,是世界的尽头;有人将其与百慕大三角之类的未解之谜联系在一起;还有一些更荒诞的,声称那里是史前文明遗迹或地外生命的据点。
但在这些杂乱的信息碎片里,有几条被秦风用红色高亮标记的记录,引起了林烬的注意。
一条是十五年前,某国一艘科考船在太平洋某公海区域进行海底地质勘探时,记录到的短暂、强烈的异常电磁脉冲和无法解释的声纳回波,坐标区域被标记为“Zone X-7”,内部代号“Abyss Return”(深渊归墟)。记录随后被加密,科考船返航后所有参与船员被下达了封口令。
另一条,则是八年前,国际海事组织一份非公开的安全通告中,提及某大型跨国航运公司的数艘货轮,在途经大致相同海域时,相继出现导航系统短暂失灵和船员集体出现短暂精神恍惚、记忆缺失的离奇报告。报告用了“疑似遭遇未知强磁场干扰”的模糊措辞,但背后附注的调查员手写笔记里,有一个潦草的单词——“指向归墟?”
最让林烬瞳孔微缩的,是第三条信息。那是一张极其模糊、似乎是从某段损毁视频中截取的静态画面,画面背景是汹涌的灰色海面,而在海天相接之处,隐约可见一个……巨大得超乎想象的、仿佛由钢铁与岩石构成的、某种人工建筑的模糊轮廓,如同海市蜃楼般耸立。图片下方只有一行小字标注:“来源:匿名。坐标:无法核实。代号:归墟之门?”
“归墟之门”……
林烬的目光在那张模糊的图片上停留了很久。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悸动,如同深水下的暗流,在他心底涌动。他确信自己从未去过那个地方,但那个轮廓,那片海域带给他的感觉,却隐隐触动了他记忆深处某些被封锁的、布满尘埃的角落。
他想起了自己那谜一样的过去,想起了那些冰冷的实验台和漠然的白大褂。“创世纪”项目,“方舟”计划,父亲的研究,以及他自己这具正在发生异变的身体……
这一切,似乎都与这个神秘的“归墟”,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联系。
“夜莺”和“方舟”残余势力,将赵启明这个内鬼与“归墟”联系起来,绝不会是无的放矢。那里,很可能就是他们的一个核心据点,或者……藏着某个至关重要的秘密。
病房门被推开,苏晚晴和秦风一起走了进来。两人的脸色都带着同样的凝重。
“你也看到了?”苏晚晴走到床边,目光扫过平板电脑上那张模糊的“归墟之门”图片,眉头紧锁。
林烬点了点头,将平板放在一边。
“我动用了父亲留下的几个最高级别的情报渠道,”苏晚晴的声音低沉,“关于‘归墟’,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少,但指向性很明确——那里极其危险,被多个势力视为禁区。而且,所有线索都暗示,‘方舟’计划早期的一些关键性、或者说……禁忌性的实验和研究,可能就在那里进行过,或者……仍在进行。”
“禁忌性实验……”秦风重复了一句,脸色难看。他想起了林烬身体那违背常理的恢复速度和新出现的诡异能力。
林烬沉默着,感受着自己体内那股蠢蠢欲动、尚未完全驯服的力量。如果“归墟”真的与“方舟”的禁忌实验有关,那他的过去,他身体的秘密,或许都能在那里找到答案。
但同时,那里也必然是龙潭虎穴。一个被“夜莺”和“方舟”残余势力经营多年、甚至可能拥有超出现有科技认知的堡垒。
“赵启明那边有什么新动静?”林烬问道,声音平静。
“他最近很安静,像是在等待什么。”秦风回答,“但我们截获到他与那个境外号码的一次通讯,内容加密等级极高,破解需要时间,但信号源的大致方向……经分析,与太平洋上那个‘X-7区域’存在高度重合的可能性。”
指向性越来越明确了。
“我们该怎么办?”苏晚晴看向林烬,眼神复杂。她知道,一旦决定前往“归墟”,将意味着主动踏入敌人经营已久的巢穴,凶险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。但她也知道,不弄清楚那里的秘密,不彻底摧毁“方舟”的根基,林烬身上的隐患,星璨面临的威胁,就永远不会解除。
林烬抬起眼,目光扫过苏晚晴和秦风,最终落在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