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璨大厦顶层的气氛,在决定做出后的几小时内,发生了微妙而彻底的变化。那种精心维持的、属于重症监护区域的压抑与静谧被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、冷峻、如同精密仪器运转般的备战状态。
苏晚晴展现出了她作为商业帝国掌舵者雷厉风行的一面。一道道指令通过最高加密渠道发出,调动着星璨庞大而隐秘的资源。位于镜城港口、一家名义上属于星璨物流旗下、实则由苏家绝对控制的远洋贸易公司,接到了最高优先级的指令,开始对一艘名为“探索者号”、平时用于极地科考支援的中型破冰运输船进行紧急改装和物资补给。
改装清单由秦风亲自拟定,包含了最高规格的防弹装甲、先进的主动防御系统、能够屏蔽多种探测手段的隐形涂层、以及数艘用于潜航和突击的高速冲锋艇。物资清单则更加庞杂,从足以支撑数月的淡水和压缩食品,到最尖端的深海探测与作战装备,甚至还包括了陈国华开出的、一长串用于应对未知生化威胁的特殊药物和检测仪器。
资金如同流水般划拨出去,但在苏晚晴的权限和决心面前,没有任何障碍。
秦风则动用了他在警方和国安系统内所有的“灰色”人脉,开始筛选和集结一支绝对可靠、且具备特殊作战经验的行动小队。他需要的人,不仅要能熟练使用各种轻重武器,更需要有在极端环境下(尤其是海上和可能的密闭空间内)的生存与作战能力,甚至要对可能遇到的“非传统”威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。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,但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。
陈国华则将自己关在临时改造的实验室里,几乎不眠不休。他需要为林烬准备一套能够在长途航行和可能的高强度战斗中,稳定其身体状况的医疗方案。同时,他也在疯狂地分析着所有关于“归墟”和“方舟”的零碎信息,试图从中找出任何可能关于“蚀骨”解毒剂、或是抑制林烬身体异变的方法。林烬身体的数据变化让他既兴奋又恐惧,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全新领域的大门前,门后可能是宝藏,也可能是万丈深渊。
而风暴眼的中心——林烬,则进入了另一种状态的“蛰伏”。
他不再进行任何可能暴露恢复情况的体能训练,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了熟悉和掌控那种新生的、干涉现实的能力上。
病房成了他隐秘的试验场。在夜深人静、只有监控摄像头规律闪烁红光的时候,他会盘膝坐在床上,闭目凝神。
目标依旧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物体——水杯、纸屑、甚至是他自己呼出的气息。
但与之前艰难笨拙的尝试不同,他现在能更清晰地“感知”到那种无形力量的流动。它仿佛源于他精神的高度集中,与那种超越常理的感官紧密结合,如同他延伸出去的、无形的触手。
他“看”着空气中的一粒尘埃,意念微动。那粒尘埃不再仅仅是晃动,而是开始按照他意念勾勒出的、极其简单的轨迹缓缓移动,画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。
他尝试去影响床头柜上那个半满的水杯。这一次,杯中的水面不再是纹丝不动,而是极其轻微地、以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幅度,荡漾开一圈细微的涟漪。
进步是显着的,但代价也同样巨大。每一次成功的干涉,都会带来剧烈的精神消耗,如同连续进行数十小时的高强度计算,太阳穴突突直跳,伴随而来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感和短暂的眩晕。他甚至能感觉到,体内某种未知的“能量”或者说“潜力”,正在被缓慢而持续地抽取。
这更像是在透支某种本源。
但他别无选择。“归墟”之行,必然危机四伏,他需要所有能掌握的筹码。这种能力,无论其本质如何,副作用多大,在关键时刻都可能成为逆转生死的底牌。
他也开始重新适应这具“苏醒”的身体。那种全方位的敏锐感知已经稳定下来,成为了他新的常态。他能轻易分辨出数十米外不同人的脚步声,能通过空气的微弱流动判断出门外守卫的换岗时间,甚至能隐约“嗅”到苏晚晴身上那丝因压力过大而分泌增加的、独特的皮质醇气息。
这种超越常人的感知,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,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,但同时也像一把双刃剑,时刻考验着他的精神过滤和承受能力。他必须学会在纷繁复杂的感官信息中,快速筛选出有用的部分,避免被海量的细节淹没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与苏晚晴的交流变得极其有限且公式化。大多数时候,是通过陈国华或者秦风传递信息。偶尔苏晚晴亲自过来,也多是站在门口,简短地同步一下筹备进度,或者询问他的身体状况。
两人之间,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、由紧迫的时间、未知的危险以及林烬自身难以言说的变化所构筑的屏障。
苏晚晴能清晰地感觉到林烬身上散发出的、越来越浓郁的、非人的冰冷与疏离。那种感觉,不同于他之前作为保镖的职业性冷漠,而是一种……仿佛正在逐渐脱离“人类”范畴的、令人心悸的蜕变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